xinde

点赞:首次经历的一次简短晋铎典礼


2025-04-29 18:39:45 作者:张光来 来源:信德网

引言

今天(4月29日)上午,石家庄教区为韩充焦和温建永两位执事及陈寒玉修士举行的晋铎及祝圣执事礼仪。首先,我们祝贺两位新铎和新执事!其次,值得分享的是今天的晋铎典礼中只有部分司铎覆手的环节——或许是近年来国内教会鲜有的简短而神圣的覆手礼仪!也值得点赞、鼓励!

在上午的晋铎弥撒福音后的讲道中,主礼封新卯主教告诉在场参礼的百余名司铎和堂内外的众多教友们,今天祝圣礼仪中覆手礼环节,为效法先教宗方济各的简朴作风,也为教友们的益处,只请部分司铎代表为新铎覆手,其他共祭司铎在原地举手并覆手祈祷祝福。

现象

近年来,在各地教会举行的晋铎典礼中,几乎所有参礼共祭的司铎在主教覆手后也会受邀一一上台为新铎覆手祈福。在司铎参礼多的晋铎礼仪中,有百余名甚或二百名左右司铎共祭已经屡见不鲜。若千篇一律的一个礼节(如覆手等)过度冗长,无论为主祭主教和共祭司铎还是参礼教友其实都十分“煎熬”。接下来,祝圣礼毕,有些教区还安排本地神职班和远道而来的共祭同学或朋友司铎一一上前(拥抱)祝贺。

这两次所占用时间相当之长!场面看似宏大好看,其实与礼仪的有效性和神圣性没有多大关系,更是苦了参礼的一众教友,特别是那些年老体弱的教友,又需干巴巴地在下面等待、“欣赏”数十分钟…… 

当然,为参礼共祭司铎少的晋铎典礼,本地司铎少,新铎邀请的同学司铎也有限,覆手占用时间也不会太长,一一覆手或一一上前(拥抱)祝贺倒完全有情可原,大家也都会理解接受。

其实据说,对于共祭司铎人数众多的祝圣礼仪,各地一直曾有人讨论和建议简化覆手礼和一一上台(拥抱)祝贺的环节。可惜该问题因没受到教区长上和礼仪负责人的注意及关注,因而没得到重视解决。其实,一些共祭的神长也认为这是领受圣职新人一生一次的“机会”,用长点时间,就用长点时间吧!所有参礼者理应拿出时间在座位上配合——观礼。另外一个客观原因,有的教区多年没圣神父或祝圣神父相当困难。当地神长教友因此认为,时间长就长吧!场面隆重反而能激发大家的信仰热情,有益鼓励年轻圣召。这就需要各地神长根据当地教会的实际情况灵活取舍。

缘由一

晋铎典礼结束及午餐后,在封新卯主教从石家庄返回衡水的路上,笔者通过微信与封主教聊了其推动今日覆手礼部分的缘由:

“前段时间,在国内某教区的一次晋铎典礼上,听说180多位共祭司铎被邀请和安排上台为9位新铎一一覆手,礼仪时长三个多小时,本来身体欠佳的主礼主教几乎累倒。这个经验提醒我,以后若有众多司铎参礼共祭的大型晋铎礼仪时,比如,今天有一百多位司铎参加的晋铎典礼,我想要尽力避免占用大家太长时间,要考虑灵活应对。”封新卯主教这样说。

缘由二

谈到这次简化覆手礼仪更深层次的缘由,封主教说:“这次这么调整主要是受刚去世的先教宗方济各的简朴葬礼,尤其是其谦卑简朴的生活方式之影响和启发。这是其精神遗产!当然为参礼的神长教友来讲,一方面,我们应优先考虑参礼教友们的利益和需要。如,为参礼的一些年老的神长教友,一个上午三四个小时参礼、等待,这为他们身体确实有点吃不消。另一方面,可以理解来祝贺祝福新铎的参礼司铎以及接受祝圣的新铎的激动心情,但我们所领受的职务首先是为教友服务,所以我们也要优先为教友们着想,更应从教友方面去考量。”

在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后,封主教又介绍了自己与石家庄教区负责团队及新铎协商的情况:“我昨天到了之后,就跟石家庄教区几位神父负责弟兄、准备晋铎的两位执事及准备圣六品的修士沟通,能不能简化一下覆手和祝贺部分的礼仪。比如请教区安排管理团队神长、培育团的长上、本堂、同学代表上去覆手。结果,大家都没有意见,于是我们就这样安排了。昨日我还和两位新铎开玩笑:‘晋铎回去家庆时,与你们的同学一个个地拥抱慢慢庆祝了!’。”

大多数共祭司铎没上台覆手只在台下举手祝福

“其实,这种简化并不影响礼仪的神圣性和有效性。来执行祝圣的是主教,其他参礼的神父的覆手,是祈祷、祝福,也是一种支持,司铎们不上前一一覆手也并不影响礼仪的完整。所以覆手和拥抱环节,我建议就上去部分神父代表吧!如果百十位神父都上去,时间太长了!这样可以省出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为一些老年教友就不会太累,这样整个祝圣礼仪的时间就会宽松一些。也可以为大家留下更多默想和祈祷时间。” 封新卯主教最后这样介绍。

今日上午的礼仪中,祭台两侧第一排(约20位)神父代表参礼的一百余位神父上前为新铎一一覆手。显然这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灵活应对举措,并不是礼仪的常规。

祝圣礼仪后,只有主礼主教和襄礼的两位教区负责人及辅祭执事等在台上与三位新人拥抱祝贺。然后三位新人再分别与台上和台下共祭或参礼第一排司铎、修女、修士、新铎家人及就近教友相拥或握手接受祝贺。

结语

这次封新卯主教偕同新铎及参礼共祭司铎团的灵活应对,无疑是主礼主教偕同全体共祭司铎们在礼仪上突破性的尝试。礼仪的神圣、隆重、适当的时间,如何平衡,还望大家分辨、讨论、思考,以期为日后为更多教区的晋铎、晋牧典礼积累来自基层的实践经验,让祝圣礼仪更神圣、庄严,也更合情合理,符合教会的共融精神,并服务大众的本质。


附:小知识

  • 《天主教法典》1011 条 2 项 :晋秩礼中,应邀请圣职人及其它信徒,务使众多的人前往参加礼典。

  • 《天主教法典》1012 条 ;晋秩礼的施行人为已祝圣过的主教。

  • 主教覆手:有效授予圣秩圣事(圣神印记)。

  • 共祭司铎覆手:不是赋予圣秩,而是象征性行动,无圣事效力,只是表达共融与支持,并见证和确认新铎与现有司铎团体的共融。这一礼仪行动的意义旨在强调司铎职务的团体性,而非个人权威。

  • 主礼主教(宗徒的继承人)与共祭司铎们共同覆手:体现司铎圣秩的集体性和教会共融,强调新铎并非孤立地领受职务,而是加入全球司铎团。

本文标题:点赞:首次经历的一次简短晋铎典礼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