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天主的临在已经开始,祂愿意借着我们这些信徒临现在这个世界上;通过我们的信德、希望和爱,祂愿意重新在世界的黑暗中放射出祂的光芒。我们在这个深深的冬夜所放射出的光明,既是安慰,也是警告。
作为澳门居民就是要在充满矛盾和复杂不堪的社会生活,作为基督徒更要在这矛盾和复杂社会中作地上之盐和世上之光,我们应如何自处有何作为?
教宗持着先前他在圣殿前廊祝圣蜡烛,进入漆黑的圣殿,随着执事三次宣唱“基督之光”,烛光渐渐从教宗手中的蜡烛散开,直到整个圣殿被数千朵闪闪的烛光铺满,于是,殿内所有的灯点亮,大放光明。接着,宣报复活。
(载6月15日“信德”)我读到过这段祷词,内容如下:“由于圣多默,印度人摒弃了崇拜偶像的错误;由于圣多默,中国人同埃塞俄比亚人已转向真理;由于圣多默,人生真谛之光照亮了整个印度;由于圣多默,天国在中国飘然升起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中也重复了同样的内容,《教会宪章》开篇卷首便向世界宣告“基督为万民之光”;只有“教会面目上反映的基督之光,照耀到每一个人”(1)。
真理之光带给我们安宁与力量,对痛苦的意义这一问题也是如此。下面我们试对痛苦这个似乎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灾难,在基督真理之光的照射下,把它恢复到它的本来面目。
多年前他写过,看现实生活需要用信德眼光,否则所看到的只是支离破碎的现实。这个思想也是«信德之光»通谕的主题之一。
信德网讯2016年9月6—8日,第三届圣召论坛——终身执事研习会在全国修院举办。
这令我们联想到圣保禄的话:只有一个主,一个信德,一个洗礼(弗四5)。圣洗一词意思是浸入,事实上,借着圣洗,我们在精神上与基督一同死亡,并像祂那样从死者中复活,得以重生(参:罗六4)。
这是千真万确的,不仅对牧灵或健康照护工作人员如此,而且对每个人,甚至对能以信德的眼光经历此情境的病人本身也是:「不是以规避或逃避痛苦,我们得治愈,而是由于我们接受它的能量,经由它而成熟,藉与基督结合而找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