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是台湾《中国时报》2012年10月30日台拾荒男守护卧床老母12年的报道:久病床前有孝子!
为此次活动特别印发的《李振邦神父诞辰90周年纪念册》,对李神父的一生进行了回顾:李神父在小修院时即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1953年,李神父去宗座音乐学院学习宗教音乐;1968年,李神父受郭若石总主教之邀赴台,
其坎封也,异中国,封下方而上圜,方若台圯,圜若断木。后虚堂六角,所供纵横十字文。后缘不琱篆而旋纹。……墓前堂二重,祀其国之圣贤。堂前晷石,有铭焉,曰:‘美日对影,勿尔空过,所见万品,与时并流。’”
心中感谢铺路的工人,行人轻装行走已觉吃力,而他们要抬着石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铺。我们手持念珠开始了玫瑰经祈祷。
那一年老王最忙了,教友迁坟大都请老王发动一些教友到墓地念追思已亡经文。老王也不管认识不认识,有求必应,有请必到。有时一天三四家,他就干脆整个上午呆在墓地。看主家忙不过来,他就帮忙干活。
教友家有亡者,愿意摆安所,郑神父就要为新亡者举行追思己亡弥撒。
(4)追思祈祷:温州的传统习俗是,在教友去世后,教会全程参与亡者后世安排。为亡者做追思祈祷,唱歌和讲道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亡者家属感受到教会一家人的温暖。
前文达陡和伯铎两位神长及吴建林神父在其追思道理中都曾忆及这些。上海教区赵奉献神父曾深情回忆到:1998年12月晋铎半年后,我便被调到了徐家汇主教府。
第二天是追思已亡(AllSoulsDay),申神父开车带我去波士顿总主教座堂,他要在那里举行弥撒。总主教座堂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了,冬天的红叶和黄叶把这古老的建筑掩映得如莫奈的油画。
我死了不用装棺材,随身衣裳挺干净,是李桂香修女前天给洗过的,裹上被子埋了就好了,最好埋在神父修女脚底下,追思已亡瞻礼好让上坟的教友看我一眼,顺便为我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