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中,司祭重演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门徒”(路22:19)的动作,使信徒在领受圣体时,与革责玛尼园中的耶稣产生共融。
在旧约中记述了许多人的故事,例如三松,这位超级英雄,他巨大的力量竟然是来自他的长长的头发;还有达味,这个小牧童,竟然把一个名叫哥肋雅的超级巨人打倒在地,斩了他的首级,并且后来成为以色列的国王。
63岁的马方济老师,是西直门教堂慕道班一位德高望重的班主任,也是刘远的代父,有一次刘远在弥撒中奉献饼酒时出了一点错误,弥撒之后马老师对刘远说:对于你的错误,我有一个请求……这请求两个字让刘远深受影响
有一次,在青年弥撒中,他们就把自己的祈祷意向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放到祭台前,在奉献饼酒时也请神父奉献他们的祈祷意向,最后点火烧掉,表达天主接纳了他们的祈祷。我想问在教会的精神和官方文件中允不允许这样?
(玛20:17-28)人生活不只靠饼,也靠天主口中所发的言语。(玛4:4)人若为自己的朋友拾掉生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受到基督的责斥:你们寻找我,并不是因为看到了神迹,而是因为吃饼吃饱了!(若6:26)我们追寻的应是基督本身,是他的愿望;而非是他以外的一些东西,哪怕这些东西与他有关。
如此在当代社会,同样可以出现耶稣五饼二鱼的奇迹。对于李家同,最深刻的一次服务是在德肋撒姆姆垂死之家。
要得到真正的成长,我们必须一起成长,分享我们的所有,学习那将自己仅有的五个饼和两条鱼交给耶稣的男孩……。然而,竟足够喂饱五千人!(参阅:若六1~15)我们需要投入,为能发展。
那天的福音默想是马尔谷福音六章:耶稣在增饼奇迹之后遣散了所有的群众,自己就上山去祈祷。我的祈求是请耶稣允许带着我和祂一起有一个独处的时间,去感受祂从祈祷中带来的力量。
这一模式绝非现代发明,而是对早期教会家庭聚会(如《宗徒大事录》2:46记载基督徒“挨户擘饼”)的继承与发展。2.梵二神学的支撑:梵二会议成为基基团发展的关键神学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