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合法的国家利益理应受到必要的尊重与维护;但毋庸置疑,许多国家的利益之争乃是历史的负面遗产,很难在一两代人之间化解。当然,不应过度悲观。关系共同利害的最大公约数,是人类的最大凝聚力。
这份通谕同时还对中国天主教尊孔祭祖等问题予以禁止和谴责,直接引发了其后天主教在中国被全面禁教的礼仪之争。但这是后话,与我们今日讨论的主题无关。
这就是我们今天来思考当代最有魅力的罗马公教会神学家和思想家,刚刚隐退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对于中国基督教的意义和影响所必须注意的历史背景,否则,我们就会陷入纯属被宗教、宗派、神学流派和世俗潮流所分割了的现实思潮之争
这份通谕同时还对中国天主教尊孔祭祖等问题予以禁止和谴责,直接引发了其后天主教在中国被全面禁教的"礼仪之争"。但这是后话,与我们今日讨论的主题无关。
是礼仪之争吗?是国恨家仇吗?是不同的意识型态吗?是不同的阶级、国籍、文化和肤色吗?是开放或保守思潮的差异吗?是民主、自由、人权、公义的定义和内容吗?是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视角和观点吗?
是礼仪之争吗?是国恨家仇吗?是不同的意识型态吗?是不同的阶级、国籍、文化和肤色吗?是开放或保守思潮的差异吗?是民主、自由、人权、公义的定义和内容吗?是历史和现实的不同视角和观点吗?
二、明末清初16世纪,中国教会虽然曾经兴旺一时,但稍后因“礼仪之争”,即因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的敬孔祭祖,教会在东西方争论不休,因而国内教难迭起,使中国教会大伤元气。
后来因着在教会内部发生的礼仪之争,从1582年的第一位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MichaelRuggieri1547-1607)到1810年最后一位在北京逝世的耶稣会士,400位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所展开的传教事业惨告失败
简单读了一下目录,让我大吃一惊,里面大量的篇幅涉及在中国的传教方法、礼仪之争等大事。不少题目是关于中国历史及文化方面的内容。
抗战期间,中国佛教徒仍有教派之争,新旧之辨,这使它在整体上比较涣散,没有组织,力量不能集中(注:苇舫:《今后的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海潮音》第27卷第3期,194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