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在新通谕“在希望中得救”中说:“不是科学能够拯救我们,而是只有爱才能够拯救我们。”
“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谷16:15)。逾越节,“他们正吃晚餐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了,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去吃吧!这是我的身体。’
原来,如非先有信德,任何人不能得救,而司铎们,身为主教的合作者,其首要任务就是向万民宣讲天主的福音,以履行主的命令:“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讲福音。”(谷16:15)从而促成增长天主的子民。
弥撒借圣事的标记使十字架的祭献以不流血的方式重行人间,为使我们借这祭献获得救恩。一切罪赦和恩宠都源自十字架的血祭,在弥撒中只是把十字架血祭的果实分施于个人。
(德9:14)要为他们代祷引导他们来听福音,使灵魂得救,如仍不听劝导,也只能和他们保持平常的人际关系。二、教友是我们的良朋密友;“谁最亲?教友亲,奔向天国同路人。”
(若17:21)“因为天主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弟前2:4)本堂神父作为教友团体的领导有两个大的责任:一是帮助教友合而为一。这包括与天主和好,及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和睦相处与接纳。
这位年近七旬的热心教友一直挂念的是女儿的灵魂得救,而她不久前刚做了癌症手术,至今仍卧床休养,女儿的突然离去对她无疑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打击。罗冰近影据了解,罗冰是家中的大女儿,她还有一个妹妹。
按照教宗的指示具体加以实践,这悔改的精神就不仅停留在精神和心灵层面,而是真正成为我们得救的标记,全新的属于基督生命。
我们拥有的世上财物派不上用场,只是会消失的灰烬,我们在家庭、工作、教会和世界上奉献的爱则将使我们得救,且永远存留。”此外,领受圣灰也提醒我们另一个相反的旅程,就是“从生命走向灰烬”的旅程。
好像是把病重的母亲托付给名医一样有安全感,一一念着圣人圣女们的名字,犹如一次次朝圣,一次次把母亲引荐给他们,母亲的灵魂便不再孤独……在那个年龄阶段,一直忙于世俗的我只是偶尔进堂,母亲离世后心灵的没落和孤寂难以自拔,为母亲灵魂的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