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母我们这苦为古圣约伯相比算得了什么呢,我们不要为失去的难过了,我们把握现在的吧,伯母我们效仿圣人的芳表,随从天主的脚印,遵守天主的圣言,去认识我们人真正活着的目的,去争取不朽的永远福乐,世界上的虚荣都是暂时的
我想,遵守教会所定的规矩,只完成了做基督徒的一半,如果再肩负起福传的使命才是一个完整的基督徒,才真正满全了耶稣基督对我们的要求。关于教友福传问题,我想从五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方是做人之本,为我们来说方就是天主十诫,唯有遵守十诫,我们才能做到刚正不阿、威武不屈、富贵不淫,才能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圆是处世之道,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圆润圆通。
但是,为使整体的结果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需要有极大的对话意愿,并且在程序和事实上认真遵守基本规则。
公年逾七十,大小斋期本可免守,但他仍遵守不误。且效法圣人们苦身克己,常自打苦鞭,着苦衣,饮食力主清淡。他曾作《克罪七德箴赞》中曰:“凡遇横流,务塞其源。凡除蔓草,务锄其根。君子式之,用涤其心。”
父母必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孩子感受到基督信仰,教会的伦理和诫命、良知和判断,以及如何来遵守和实现基督的这些教导,度一种符合天主圣意的生活,走好永生道路。在这个意义下,家庭就成为培育基督信仰的住所。
他们的生活条件和他们必须居住的地方,阻碍他们遵守有关宗教洁净礼的种种规定,因此他们被视为不洁。他们的皮肤、衣服、体味、说话方式、来历,都背叛了他们。这一切都使他们不被人信任。
(箴12:2)他要赐下引导:引导谦卑者遵守正义。(咏25:4)最重要的是他要赐下恩宠:天主却赏赐恩宠于谦逊人。(伯前5:5)圣经中最伟大的圣徒都是以谦卑闻名。
这些献身事主的人(包括修士、修女和修会神父等),他们生活的特征就是在教会所认可的固定生活方式内,公开宣认遵守神贫、贞洁、服从的福音劝谕。
当我们像获得救赎的天主子女一般地生活,被天主圣神引导(参:罗八14),而且又能承认和遵守天主的法律,从那铭刻在我们心中和在大自然里的定律先开始,我们就也能使受造物因获得救赎而得到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