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这是近代以来世界文明史的一个方面,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另一个方面,即,经由宗教改革重组过的欧洲国家,虽然发起和推动着上述一系列的思潮和运动,也构成现代科技文明图景的主体部分,但是,意识形态系统的演变并未取代基督教文明的主导格局
三.教宗方济各呼吁我们:善度圣诞,把持信仰,照顾弱小,传扬福音在12月11日的周三例行公开接见活动中,教宗方济各再次为国际明爱发起的世界性铲除饥饿运动发出呼吁。
的确,有些人以捍卫教会的教义为名攻击教宗,另一些人则以捍卫教宗为名对教会发起攻击,尽管如此,二者实质上皆是同时对教会和教宗的攻击。
1831年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发表后,反响巨大,巴黎人看到已经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后,在民间发起募捐,后得到政府支持,开始大规模修复。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开端是1910年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世界宣教会议,由欧美等地的159个基督新教教派团体发起,同意基督徒之间应互相尊重,决意谋求各教会宗派在宣教地区的合作。
这次会议由CNN电视台发起。最初在开始发表诬告起诉时,也是这家电视台充当了如此显眼的角色。我又重回到排得满满的日常事务上。但不管怎样,我经常想到史蒂文。
1939年3月,戴传贤、屈映光等人发起在重庆再次举行护国息灾法会,请藏传佛教大师贡噶主坛,追悼阵亡将士和死难同胞。
目前,虽然这个新兴团体还没有制定系统的规章制度,甚至还在为身份名称而小心翼翼地斟酌和摸索,但由于其发起人和参与者均为成功的商业和企业届教友,拥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因此,团体在其领导之下运作相当成功。
为实现这项计划,必须在每一个所谓的社会文化区域内,发起神学检讨,就是在整个教会的传统前导之下,把天主所启示而记载于圣经内的史迹和语言,友经教父们及教会训导当局所阐述者,重新加以新的研究,如此可以明白看出
1927年到1932年间,他的继任者何斯德在英美发起200人专案活动,从1200名申请人中挑选了203名传教士分三批抵达中国,1934年内地会势力达到高峰,共有1934名传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