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问答(申二七-二八章)
2025-10-15 10:01:12 作者:刘铎

《申命纪》第27章 问答
主题:盟约的铭刻与更新、祝福与咒骂、信仰的选择与责任
一、铭刻法律、建立祭坛(申27:1–10)
问1:梅瑟为何命以色列人在过约但河后“刻写法律”在石上?
答:这是为了永久纪念上主的法律,并将之“公开、可见地”放在全民族面前,强调诫命的中心地位。这不只是书写,更象征信仰铭刻在民族记忆与集体良知中。
对今日信友而言,这提醒我们要把福音铭刻在心中(参格后3:3),不是仅仅停留在外在仪式,而是让天主的圣言成为生命的指南。
问2:为何祭坛要用“未经凿琢的石头”建造?(申27:5–6)
答:这是要避免人为雕刻掺杂异教风俗,保持祭坛的纯净与天主造物的原始尊严。天主是圣的,祭献之所也当圣洁、无伪饰。
对我们而言,这预示着基督的祭坛——圣体圣事——是无伪纯全的祭献,不靠人力修饰,而是完全顺从天主的旨意。
问3:为什么奉献和平祭之后要“设宴欢乐”?(申27:7)
答:这是表达与天主和好的喜乐,也反映出信仰生活中恩典与喜乐并存的现实。和平祭象征人与天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设宴是一种感恩和团聚。
教会中的弥撒感恩祭,也在礼仪后鼓励信友“喜乐生活”“彼此共融”。
二、信仰身份的明认(申27:9–10)
问4:梅瑟为何再次强调“你们今日成了上主的人民”?
答:这是盟约更新的宣告。在他们即将进入福地之前,梅瑟再次呼吁他们认清身份:他们是属上主的民族,必须听从祂、履行诫命。这是一种圣召的再次确认。
在天主教里,信友在领洗时成为“上主的子民”,每年复活节重发洗礼誓愿,正是重申这份盟约关系。
三、祝福与咒骂的对立(申27:11–26)
问5:为何要分两组支派分别站在两座山上,一边祝福,一边咒骂?
答:这是一个象征性礼仪行动,革黎斤山代表顺从所得的祝福,厄巴耳山则代表违命所受的咒骂。两山相对,正如人的自由选择:要么遵行天主的法律蒙福,要么违背诫命自招咒诅。
这类似教会在四旬期呼吁信友在生命中做出抉择:“归向福音!”这也对应《玛窦福音》中的“两个门、两条路”的教导(玛7:13–14)。
问6:为什么每条咒骂后,百姓都要答“阿们”?
答:“阿们”表示信服、承认并接受。当百姓回应“阿们”,就是集体地表明:我们知道这些事是可咒骂的,我们愿意与罪恶划清界线。
今天我们在弥撒中,也常以“阿们”回应圣体圣事与祈祷,表示完全同意和信德的承诺。
问7:这些咒骂行为有何共同特征?
答:它们涵盖了对天主的不敬(如敬拜偶像)、对家庭的背叛(如轻视父母、乱伦)、对社会正义的破坏(如贿赂、欺凌弱者、暗杀无辜)、以及隐秘中的恶行。这些罪共同破坏了与天主、与人、与法律的圣约关系。
这使我们想到《十诫》,也预示《新约》中更深入的内在伦理要求:不只是外在行为,更是内心的态度(玛5:27–28)。
问8:本章对我们今天的教友有什么属灵启示?
答:
铭刻圣言:我们应将天主的法律牢记在心,以《圣经》为每日指引;
重申身份:我们是属天主的子民,要不断更新对信仰的承诺;
选择祝福:信仰是一种自由的抉择,要甘愿选择顺从;
明辨是非:教会教导我们正义与邪恶的界限,信友要勇敢说“是”与“否”;
公共见证:信仰不应隐藏,在家庭、社会中要作见证,拒绝黑暗与隐藏的罪恶。
结语:
本章通过庄严的法律刻写、公开的盟约礼仪、群众对咒骂的“阿们”回应,揭示了以色列民族所承担的信仰责任与道德抉择。今天的教会也一样,作为“圣洁的民族”,蒙召在世界中忠诚地履行天主的法律,作光作盐。
《申命纪》第28章 问答
问1:本章是梅瑟演讲的哪一部分?主要内容为何?
答:本章属于梅瑟的第三篇演说(申28-30),是他在临终前向以色列子民宣告的盟约祝福与咒诅。本章清晰地陈述:如果以色列人听从上主的诫命,他们将蒙受各样祝福;反之,若违背法律,将招致严重的咒诅与灾祸。
问2:守法者将蒙受哪些祝福?
答:若子民听从上主,祝福将无所不在:
城内、乡下都蒙福(v.3)
子女、田产、牲畜繁盛(v.4)
出入平安(v.6)
仇敌被击退(v.7)
仓廪与工作蒙福(v.8)
成为圣民,受万民敬畏(v.9-10)
借给人却不需借贷,高居首位(v.12-13)
这反映出上主祝福的全方位性,涵盖个人、家庭、国家与国防、经济与社会地位。
问3:若不守法律,会受到什么惩罚?
答:咒诅的范围极广,从日常生活到国运,表现为:
饥荒、疾病、贫穷、仇敌压迫(v.15-20)
瘟疫、旱灾、战争、自然灾害(v.21-26)
社会混乱、亲情破裂、精神疾病(v.27-35)
被放逐、偶像崇拜、民族毁灭(v.36-46)
其中极为惨烈的咒诅,如食子之祸(v.53-57),警示人类道德沦丧的极端后果。
问4:为什么祝福和咒诅要讲得如此极端?
答:这是古代盟约的格式。上主与以色列民订立了神圣的盟约(covenant),祝福与咒诅是盟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以强调:
上主的权能与圣洁
子民的责任与选择自由
道德因果的严肃性
这也预示了新约中耶稣所成全的救恩盟约,其中恩典与责任同样并存。
问5:这章对我们今天的信仰生活有何启示?
答:虽然我们生活在新约的恩典时代,但本章依然启示我们:
天主是信实的,遵守祂的命令仍带来生命与祝福
忘记天主、偏离正道,仍会带来内在的空虚与毁灭
真正的祝福不只是物质丰盛,更在于与天主的关系和心灵的顺服
问6:面对现实中的苦难,我们是否就是被诅咒了?
答:不一定。基督徒的苦难应与基督的苦难结合来看(参罗8:17)。上主容许苦难,有时是为了:
磨炼信德(雅1:2-4)
呼唤悔改
加入基督的救恩工程
因此,不是每一个苦难都是诅咒,也不是祝福总是以顺利显现。
问7:如何避免落入“咒诅”之下?
答:最关键是听从上主(v.1,v.15),具体表现为:
爱慕并遵行天主的诫命(若14:15)
敬畏主名、远离邪恶(箴3:7)
常参与圣事,保持与主的结合(圣体圣事、告解圣事)
日常生活中活出信德、望德与爱德
结语
申命纪28章是整部《妥拉》中最庄严的篇章之一,深刻揭示人类面对天主恩典时的自由与责任。愿我们常存敬畏之心,虔诚侍主,常蒙祝福,远避咒诅,在基督内得享真正的平安与福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