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7年第41届世界传播日文告


2013-02-22 16:32:06 来源:信德网整理

 二00七年五月二十日

 

儿童与媒体:教育的挑战


 恩爱的兄弟姊妹:


    1. 四十一届世界传播日的主题:「儿童与媒体:教育的挑战」,邀请我们反省两个有关连性而极重的问题。一是儿童的培育,另一个或许不明显,但却具有同样重要性,即是媒体的教育。今天教育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常常与目前世界上颇为普遍的媒体影响力息息相关。由于全球化的现象,以及在快速发展的科技的催促下,媒体深深影响了文化环境(参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宗座信函:快速发展, 3 )。的确,有人宣称,媒体所具有的塑造性影响力远超过学校、教会、甚至家庭的影响力。「对许多人而言,媒体认为真实的,便是事实。」(教廷社会传播会议, Aetatis Novae , 4 )。

    2. 我们可从两方面来探讨儿童、媒体、及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是:儿童的培育受到媒体影响;培养儿童能适当的响应媒体。媒体应负起本身的责任,读者、观众与听众有积极参与媒体事务的需要,此二者该是互惠的。在这种框架内,训练正确使用媒体,对儿童在文化、伦理及灵性发展上是很重要的。 该如何保护及促进这共同利益呢?教导儿童在使用媒体时该具有辨识能力,这是父母、教会及学校的责任。父母的角色极为重要。藉培育儿童的心智,在选择或拒绝随时可看到的节目上,他们当正确又客观的判断力,父母有权力和责任确保他们能谨慎使用媒体(参阅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家庭团体劝谕 76 )。父母在负起他们的使命时应该获得学校与堂区的鼓励与协助,使他们确知他们的困难处境受到广大团体的支持。 媒体教育该是积极的。受到优美环境及良好道德规范熏陶的儿童将充满感恩之心,谨慎并具有分辨的能力认清父母的榜样所具备的基本价值。另外,引介青年从事儿童文学、艺术和提升精神的音乐创作,并晓谕他们其中所含有的益处,这也是极为重要的。由于通俗文学常常在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那些耸人听闻的报导不应该取代正常学习管道而令人不得不接受。一切的美都是神性的反映,它激发青年的心灵,使他们活力充沛,而丑陋与粗俗却使人的态度抑郁,行为乖张。 如同一般的教育一样,在行使自由权方面,媒体也需要接受教育。这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人们常常以无节制的寻求快乐或新经验来表达自由。然而,这是一种应受谴责的行为而不是自由。真自由绝不将人,尤其是儿童,引入贪婪的探索新奇事物之中。在真理的光照下,真正的自由是体验到天主对人类的「肯定」的明确答复,祂召叫我们不是黑白不分的任意选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所有的真、善、美事物。因此,身为真正自由保护者的父母,当你们逐渐给予孩子更大的自由空间时,也要让他们认识蕴藏在生命中更深的喜悦。(参阅第五届世界家庭会议之演讲, 2006 年 7 月 8 日, Valencia )

     3. 当媒体致力促进基本人性尊严、婚姻与家庭生活的真正价值、积极想要达到人类的目的,唯有如此,父母与老师希望以真、善、美方式教育儿童的衷心愿望,方能获得支持。因此,媒体需要接受有效的培育并要拥有伦理标准,这不仅是父母与老师,也是所有具有公民责任感的人,特别关注及急切希望实现的。在确认许多从事社会传播工作的人士都有行正确之事的信念之时(宗座社会传播会议,传播事业中的伦理, 4 ),我们也应该看到那些在这领域工作的人所面临的「心理上特别的压力及伦理上的两难问题」( Aetatis Novae , 19 ),有时在这种情形下,所看到的是因商业竞争而迫使传播工作者降低标准。节目制作与媒体产品的趋势-包括动画影片及电动玩具-都美其名为娱乐,实质上则是带有刺激性的暴力和反对社会道德的人物或乏味的人类性行为的节目,更令人厌恶的是,这些节目是针对儿童及青少年而制作的。人们如何向那些真正遭受暴力摧残及忍受剥削与虐待之苦的无数无辜青年人说明这种「娱乐」呢?关于此事,让我们好好反省两段内容相反的福音章节,「耶稣遂抱起他们(儿童)来,给他们覆手,祝福了他们。」(谷十, 16 ),「把一块磨石套在他的颈上,投入海中,比让他引这些小子中的一个跌倒,为他更好。」(路十七, 2 )。我再次请求媒体事务的主导者,教育并鼓励制作者要保障共同利益,捍卫真理,维护每个人的人性尊严,重视家庭的需要。

     4. 在接受天主托付的救恩信息的光照之下,教会本身也是人性的导师,愿意为父母、教育工作者、传播工作者及青年,提供协助的机会。堂区及教会学校的活动计划,应该是今天媒体教育的第一线。最重要的是,教会渴望与人分享她对人性尊严的愿景,那是人类彼此沟通的核心,「以基督的眼光去看,我可以给予他人远比他外在所需要的更多;我可以给他所渴望的爱的关怀。」(教宗本笃十六世「天主是爱」通谕, 18 )

教宗本笃十六世
 二00七 年一 月二十四日 圣方济各·撒肋爵纪念日
发自梵蒂冈

本文标题:教宗本笃十六世2007年第41届世界传播日文告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