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窟的圣徒”——德肋撒嬷嬷
2007-03-15 13:17:06 作者:单留 来源:信德报(第295期)
编者按:德肋撒修女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0年了,她伟大仁爱的心灵仍然影响着今天的世界。下面转摘的这篇文章来自社会刊物,足以表明社会各界对她的关注和怀念。
十年前有两个著名的女性离开了人世,曾经引起全球许多的惋惜和悲痛。她们中一位是英国王妃戴安娜,另一位是被称为“贫民窟的圣徒”的德肋撒嬷嬷。
1910年8月27日,巴尔干半岛上的斯科普里,一个富裕的阿尔巴尼亚族家庭新添了一个女孩,取名艾格妮丝·巩霞·博杰舒。她就是后来的德肋撒嬷嬷。斯科普里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当时由土耳其统治,后来归属南斯拉夫,今天则是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
艾格妮丝12岁时就萌生了做修女的愿望。18岁那年,她加入了爱尔兰修女团,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传教,在那儿她取了“德肋撒”这个教名。她在加尔各答的一所教会中学执教17年,人们称她为“德肋撒嬷嬷”。
38岁那年,她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她毅然辞去了舒适的教会中学校长的职务,用了半年的时间快速地学会基本的医疗卫生常识,然后搬到了加尔各答的一个贫民窟,开始了为贫民窟的穷人服务的生涯。她到处探望贫困的家庭,护理那里的病人,为伤者包扎伤口;收集弃婴,为流浪街头的儿童开办露天学校。她所服侍的均为赤贫的人,在她的心目中,穷人比富人更需要尊严。
1950年,她创建了仁爱传教修女会,起初该团体只有12名修女。她要求会众立下“清贫”、“贞洁”和“服从”的誓约。她解释说:“要爱穷人、了解穷人,我们自己也必须是穷人。”她自己是绝对的贫穷,其住处除了电灯以外,唯一的电器是电话,那还是后来才装的。她经常穿的是镶了三道蓝条的白色棉布纱丽,天冷时顶多外加一件旧毛衣;不穿袜子,只穿凉鞋。1985年1月,正值滴水成冰的寒冷季节,这位闻名世界的女性应邀访问中国,下飞机时穿的就是这身衣服。她朴素的装束使在场的中国人深受感动。
德肋撒嬷嬷和其她修女每天清晨祈祷和吃完早餐后,就出去寻找和帮助穷人。她们从垃圾堆里把垂死的老人抬回到她们自己办的“临终关怀院”,给他们喂食和洗身,用微笑安抚他们,让他们带着尊严死去。她们清洗倒在阴沟里的女人伤口上蠕动的蛆,给她们包扎伤口。她们把流浪在街头的孩子带回来,给他们食物和住处。人们见这些修女总是在街上跑,就叫她们“尽奔的修女。”
德肋撒的事业得到了印度政府的支持,1962年印度航空公司遵照甘地总理的指示,免费向她提供各条航线的机票;铁路方面亦如此。1964年教皇保罗六世在印度访问时接见了德肋撒,并将自己的一辆高级轿车送给了她。德肋撒后来将这部车卖掉,为麻风病人建了一幢楼房并培训了一些护理人员,使这里成了加尔各答唯一的麻风病中心。
越来越多的人走到了德肋撒嬷嬷的身边。仁爱传教兄弟会也成立了,他们和修女们一样,都是纯洁真诚的人。1969年德肋撒国际合作者协会成立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以德肋撒嬷嬷为榜样,选择了为穷人服务。资金、衣服、食糖和药品等从世界各地寄往印度。如今,这个机构已经国际化,3500多名修女管理着115个国家的543个收容所、孤儿院、艾滋病中心和其他慈善中心。
德肋撒嬷嬷身材矮小,手臂消瘦,关节突出,脸上布满皱纹(分别由印度、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发行),但她却有着一颗极为善良的的心。她笑的时候,全部的皱纹都在笑,纯净、畅快、灿烂(分别由孟加拉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帕劳发行)。她怀抱着垂危或落难的婴儿的时候,眼睛里的痛苦深切得像凝住一般(分别由加蓬、秘鲁、乌干达、塞内加尔发行)。她被世界上的苦难和不幸伤了心。她常说:“我们要付出,直至感到痛苦。真爱的苦。”
尽管德肋撒嬷嬷声名鹊起,但她总是对记者说她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一次,有人问德肋撒嬷嬷是如何做好那么多事情的,她回答说:“我们谁都不能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做成一件大事,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用最大的爱心做成一件小事。”她说,为一个目标去工作就是幸福。德肋撒生前每天都要接见众多的来访者,每年大约收到5000万美元的捐款。
1979年,德肋撒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她“为克服贫穷所做的工作”。在接受这个奖项时,德肋撒说:“我选择了过穷人的贫困生活,但我还是对接受这个奖项感到高兴。我来领这个奖是为了缺衣少食和无家可归的人,为了瘸腿的人,为了盲人,为了麻风病人,以及整个社会中那些没人要的、没人关爱和没人照顾的人,那些已经成为社会的负担和被其他人避而远之的人。”获奖后,特里萨嬷嬷卖掉了奖章,连同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穷人和麻风病患者。
1982年11月,正当黎巴嫩战火纷飞之际,德肋撒乘机抵达贝鲁特。她说服了以色列军队和巴勒斯坦游击队停止射击,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去解救被困在火线上的一座医院里的37名儿童。1991年1月,海湾战争开始了,德肋撒嬷嬷含着眼泪给布什总统和萨达姆·侯赛因写信:“请你们选择和平的方式。在这场令所有人担心的战争中,短期之内可能有获胜者和失败者。但是这并不会、永远也不会证明由你们的武器所造成的苦难、伤痛和生命的损失是正当的。”
1990年,她宣布有意辞职,并召集修女举行秘密会议,以选择继任者。秘密投票之后,德肋撒嬷嬷再次当选,唯一的一张反对票是她自己投的。1997年9月5日,德肋撒嬷嬷因心脏病发作在加尔各答逝世,终年87岁。印度政府于9月13日为德肋撒嬷嬷举行了盛大的国葬。她的灵柩盖着印度的国旗,放在运送过“英雄”甘地和印度国父尼赫鲁遗体的炮车上,缓缓驶向举行葬礼弥撒的加尔各答体育馆。逾百万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众沿途跟随护送,高举她的照片并向灵柩抛掷鲜花。
德肋撒嬷嬷将一生献给了为穷苦人谋福利的事业,深受全世界人民的爱戴。被誉为“善良与光明的化身”。许多国家发行过纪念她的邮票。除了上面提到的邮票外,为她发行纪念邮票的还有马其顿、圣马力诺、科摩罗、巴西、不丹、民主刚果、布基纳法索、塞浦路斯等。
(李雨清荐自2007年第2期《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