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问答(撒上第九-十章)
2025-11-28 09:56:19 作者:刘铎

《撒慕尔纪上》第九章 问答
一、撒乌耳寻驴的背景
问1:撒乌耳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家族的背景如何?
答:撒乌耳出身于本雅明支派,是克士的儿子。他高大英俊,身材高人一等。在以色列人中无人比他更俊美。他的家族虽属以色列中最小的支派,但他个人形象出众,这也预示着他在天主计划中的特殊角色。
问2:为何撒乌耳会踏上旅途?他是在寻找什么?
答:撒乌耳的父亲克士丢失了几匹母驴,就差遣撒乌耳和一位仆人去寻找。虽然表面是寻驴,实际上这是天主引导他踏上与撒慕尔相遇的旅程,迈出他被召选为君王的第一步。
二、撒乌耳与仆人的对话
问3:仆人建议撒乌耳去见谁?他为什么这么建议?
答:仆人建议撒乌耳去见一位“天主的人”(即撒慕尔),因为这人声望很高,说的话必定应验。仆人的建议显示出对天主人的信任,也为撒乌耳和撒慕尔的相遇铺路。
问4:他们有礼物带给先见者吗?为什么重要?
答:一开始他们没有礼物,但仆人后来拿出四分之一协刻耳的银子作为献礼。带礼物是古代向先知求问时的惯例,表示敬意与感恩。
三、先见者即先知
问5:“先见者”是什么意思?与“先知”有何关系?
答:《撒慕尔纪上》在此说明:“先见者”是先知的古称。过去人求问天主时说“去见先见者”,而后才普遍称为“先知”。这也显示出以色列宗教术语的发展历程。
四、天主的启示与召选
问6:撒乌耳尚未见撒慕尔之前,天主对撒慕尔说了什么?
答:天主前一天就启示撒慕尔,明天将有一位本雅明人来,他将成为以色列的君王,拯救百姓脱离培肋舍特人。天主已垂听百姓的哀号,准备立这人作领袖。
问7:撒慕尔怎么认出撒乌耳?
答:当撒乌耳出现时,天主立即提醒撒慕尔:“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人。”这显示出撒慕尔与天主的密切关系,以及天主预知一切的全能。
五、撒乌耳的谦卑与召选的预兆
问8:撒乌耳如何回应撒慕尔说他要成为以色列的领导者?
答:撒乌耳表现出极大的谦卑,说自己来自最小的支派本雅明,家族又是最小的,完全不配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他并不自高自大,这份谦逊也符合一个被天主召选者的特质。
问9:撒慕尔为撒乌耳预备了什么特别的款待?
答:撒慕尔将撒乌耳安置在宴会首位,并特别吩咐厨师预留一份肉(后腿和肥尾)给他,这在以色列祭献中象征尊荣与天主的拣选,是公开向众人暗示撒乌耳的重要性。
六、灵修意义与神学启示
问10:从本章来看,天主如何在日常事件中成就祂的计划?
答:表面上撒乌耳只是去找丢失的母驴,但实际上这是一场由天主安排的神圣“邂逅”,预示他要成为以色列的第一位君王。天主常藉日常事件引领人进入祂的救恩计划。
问11:撒乌耳的召选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答:即使出身卑微、看似无名,天主依然可以召选我们承担重任。我们的谦卑、服从和对天主人的敬重,会让我们走上祂所安排的道路。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背景,而是我们是否回应召叫。
《撒慕尔纪上》第十章 问答
傅油与预兆(1-8节)
问1:撒慕尔为何要给撒乌耳傅油?这意味着什么?
答:撒慕尔将油倒在撒乌耳头上,是象征他受上主拣选为以色列的君王(10:1)。在以色列传统中,傅油表示奉主差遣,有圣神临于其上。君王作为“上主的受傅者”(参阅咏2:2;撒上24:7),肩负统治与拯救百姓的使命。
问2:撒慕尔给撒乌耳指出了哪些“预兆”?这些预兆有什么意义?
答:撒慕尔预言撒乌耳将遇到三组人:
在辣黑耳墓旁遇到两人,告诉他母驴已找到了(10:2);
在德波辣橡树遇见三人,一人牵山羊,一人带饼,一人带酒,并给他两张饼(10:3-4);
在基贝亚遇到一群先知,他将与他们一同“出神说妙语”(10:5-6)。
这些预兆是天主对他拣选撒乌耳的确认印记,也表明圣神将在他身上运行,使他成为“另一个人”。
问3:“出神说妙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重要?
答:在旧约中,“出神说妙语”是圣神临在的记号(参阅户11:25;撒上19:20)。撒乌耳与先知们一同说妙语,象征天主亲自赋予他治理百姓的神恩能力。这也预示着撒乌耳的转变,是君王身份内在的属神印证。
问4:撒慕尔为何嘱咐撒乌耳去基耳加耳等他七天?
答:这是撒乌耳首次接受先知指令,标志他需学习依赖上主的时间与安排(10:8)。“等候七天”象征服从和耐性,但此处也暗示撒乌耳未来在此事上的失败(参阅13章)。
圣神降临与人们的惊讶(9-13节)
问5:当撒乌耳转身离开撒慕尔时,发生了什么?
答:天主“改变了他的心”(10:9),这表示一种属灵的重生与更新。他不是仅仅被外在指定为王,而是从内心被圣神更新,为王职作好准备。
问6:“连撒乌耳也列在先知中”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当时人们惊讶撒乌耳出神说话的一句俗语(10:11-12)。撒乌耳原非出身于先知团体,但却突然表现出先知性的能力,让人们见证了天主的干预,也流传出这句反讽性的成语。
问7:撒乌耳为何没有向叔父透露立王的事?
答:他或许出于谦逊,也可能因内心尚未完全准备好面对如此重大的改变(10:16)。这也显示他早期的谨慎与矜持。
撒乌耳被拣选为王(17-27节)
问8:撒慕尔为何召集民众到米兹帕?
答:米兹帕是一个重要的宗教集会地(参阅撒上7:5-6),撒慕尔在此公开宣布天主的旨意,并通过抽签的方式使众人信服撒乌耳为天主拣选的王。
问9:撒乌耳为什么躲在行李中?
答:撒乌耳可能因为惧怕责任或不够自信而躲藏(10:22)。这揭示出他性格中的胆怯和不安,虽有天主的拣选,他的人性仍然软弱。
问10:百姓看到撒乌耳后有何反应?
答:撒乌耳身材高大,“高出众人一肩”(10:23),符合当时对领袖的期望(外表强壮)。百姓因此欢呼:“君王万岁!”(10:24),象征他们接受了这位外在看似理想的君王。
问11:撒慕尔将君王的“权利”写在书上,有何意义?
答:这是对王权设立的规范与限制(参阅申17:14-20),表明即使君王也必须服从天主法律,不可任意妄为。撒慕尔作为先知,是提醒君王必须依靠天主的中介人。
问12:为何有人轻视撒乌耳?他有何反应?
答:“无赖汉”质疑他的领导力(10:27),但撒乌耳保持沉默,没有回应。这段强调初期他有宽容的德性,但也埋下后续他王权遭受挑战与动摇的伏笔。
✝灵修反思
天主主权的记号: 即使人们错误动机要求君王(参阅第八章),天主仍能借此成就祂的救恩计划。
圣神的恩赐: 圣神降临使人变化,是所有圣召的根本(包括君王、司祭与信友)。
服从与信赖: 撒乌耳被召要学习服从,预示所有领导者必须先顺从天主,才能领导他人。
人性的软弱与天主的忍耐: 撒乌耳虽有缺陷,但天主仍愿与他同行,直到他弃绝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