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问答(苏二一-二二章)
2025-11-04 10:18:36 作者:刘铎

若苏厄书 第21章 问答
第一部分:肋未人获得产业的安排(1-8节)
问1: 肋未人为何向若苏厄和以色列族长提出要得城市?
答: 因为上主曾藉梅瑟明明吩咐过,要给肋未人分配城市供他们居住,并给他们郊区以牧放牲畜(参阅户18:20-24;申10:9)。肋未人不分得土地产业,只靠服侍上主与以色列子民换得生活保障。
问2: 城市和城郊是怎样分配给肋未人的?
答: 是由以色列子民按照上主的命令,以抽签的方式,从自己所得的产业中分给肋未人城市与城郊。这样的安排强调公义与神圣命令的执行。
第二部分:肋未三个家族分得的城市(9-42节)
问3: 肋未人有哪些主要家族?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城市?
答: 肋未人分为三大家族(出6:16-19):
刻哈特家族(包括亚郎的子孙司祭)共得23城(其中13给亚郎后裔、10给其他刻哈特后裔);
革尔雄家族得13城;
默辣黎家族得12城。
合共48座城市,包括避难城与城郊,用于他们的居住与放牧。
问4: 这些城市分布在哪些支派地界内?
答: 分布于以色列各支派,包括犹大、西默盎、本雅明、厄弗辣因、丹、默纳协、依撒加尔、阿协尔、纳斐塔里、勒乌本、加得、则步隆等。这样安排使肋未人广泛分布在以色列中间,履行宗教教导与礼仪职务。
问5: 为什么有些城市被指定为“避难城”?
答: 避难城是上主设立给误杀人者逃避复仇之用(参阅户35章),肋未人管理这些城,象征着仁慈与公义的平衡。这些城市包括赫贝龙、舍根、哥蓝、刻德士、贝责尔、辣摩特等。
第三部分:上主诺言的实现(43-45节)
问6: 第21章最后提到的“诺言的实现”指的是什么?
答: 指上主向以色列列祖(亚巴郎、依撒格、雅各伯)所应许赐下的客纳罕全地,如今完全实现。以色列人得以安居,他们的敌人无法敌挡,因为上主亲自为他们征战。这是对上主信实的强烈见证。
问7: 这三节经文对我们的信德生活有什么启示?
答: 它提醒我们:
上主绝不食言,祂的应许终必实现;
人要信赖上主的安排,虽有时延迟,却从不落空;
在教会中,我们如同肋未人,应安于圣召岗位,并见证上主的信实与慈爱。
灵修反思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如何履行“肋未人”的使命,把信仰带到自己的家庭、职场与社会中?
你是否曾因信赖上主的应许而经历祂的恩宠?愿意向他人作见证吗?
你如何看待“避难城”的设立?在教会中,有没有相似的“避难所”概念?
《若苏厄书》第22章 问答
1. 问:若苏厄召集勒乌本人、加得人和默纳协半支派时,对他们说了什么?
答:若苏厄赞扬他们忠实遵行了梅瑟的命令,也听从了自己的吩咐,称他们在这许多日子里没有离弃弟兄,一直忠信地履行上主的命令。
2. 问:若苏厄在遣送东方支派回去时,提醒了他们什么?
答:若苏厄叮嘱他们要继续谨守梅瑟所吩咐的诫命和法律:爱慕上主、遵行上主的道路、谨守诫命、全心全灵归属并服事上主。
3. 问:默纳协支派的土地是如何分配的?
答:默纳协支派一半早在巴商地由梅瑟分得产业,另一半在约但河西岸由若苏厄在以色列人中分得土地。
4. 问:若苏厄打发他们回去时,还特别叮嘱了什么?
答:他嘱咐他们带着丰富的财物和战利品回家,并把这些战利品分给自己的弟兄。
5. 问:勒乌本人、加得人和默纳协半支派在回乡途中做了什么,引起了其他支派的不满?
答:他们在约但河边建了一座高大的祭坛,引起以色列其他支派误以为他们叛变、另立祭坛,要背叛上主。
6. 问:以色列全会众听说后,打算怎么做?
答:他们在史罗集结,准备出兵攻打勒乌本人、加得人和默纳协半支派。
7. 问:以色列人先派了谁去了解情况?
答:他们派了厄肋阿匝尔的儿子丕乃哈斯司祭,以及每支派一位族长,共十位首领,一同前往基肋阿得地方质问他们。
8. 问:以色列使者质问他们的内容是什么?
答:他们控诉河东支派违背了上主,警告说,如同过去因培敖尔事件和阿干的罪,使全体以色列遭殃一样,这次也可能招致天主的忿怒。
9. 问:河东三支派是如何为自己辩解的?
答:他们坚决否认叛变,表示建祭坛不是为了献祭,而是为了将来作一个证据,表明他们同样属于敬拜上主的一部分,以防后代被断绝与上主的关系。
10. 问:河东支派筑坛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答:是出于对后代的顾虑,怕约但河成为隔绝两岸信仰联系的障碍,因此筑坛作为世代之间的信仰见证。
11. 问:以色列的使者听了解释后,有什么反应?
答:丕乃哈斯司祭和众首领都表示满意,并确认河东支派并未犯不忠之罪,反而救了以色列民免受上主的愤怒。
12. 问:最终以色列全体会众作了怎样的决定?
答:以色列人因和平解决了误会而颂扬上主,不再想发动战争,也没有毁灭勒乌本人和加得人所住的地方。
13. 问:河东支派给所筑的祭坛起了什么名字?意义何在?
答:他们给祭坛起名叫“赫得”(意即“证据”),象征这座坛在以色列子孙之间作信仰的见证,表明上主是真天主。
小结
这一章教导我们:
信仰的忠诚与团体间的沟通极为重要。
对天主的敬礼要合乎祂的法律,避免人自创方式。
同时也教我们在误会中要先查明真相,避免仓促判断,以免兄弟相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