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圣经问答(苏十七-十八章)


2025-10-31 09:53:21 作者:小天使神父

1753839447629768.jpg

《若苏厄书》第十七章 问答

1. 问:默纳协是哪位以色列祖先的儿子?
答:默纳协是若瑟的长子。

2. 问:默纳协支派是怎样分得土地的?

答:默纳协支派抽签分得了土地,其中玛基尔(默纳协的长子,因为是勇士)得到了基肋阿得和巴商地区。

3. 问:默纳协的其他子孙也得了产业吗?

答:是的,阿彼厄责尔、赫肋克、阿斯黎耳、舍根、赫斐尔、舍米达等家族也各得了一份产业。

4. 问:赫斐尔的儿子责罗斐哈得有什么特别?

答:责罗斐哈得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她们是玛赫拉、诺阿、曷革拉、米耳加和提尔匝。

5. 问:责罗斐哈得的女儿们是如何争取到产业的?

答:她们来到司祭厄肋阿匝尔、若苏厄和以色列首领面前,依据上主藉梅瑟的吩咐,要求在兄弟中分得产业,最终获得了分地。

6. 问:默纳协支派在河西一共分得了多少份土地?

答:除了约旦河东的基肋阿得和巴商外,河西分得了十分地。

7. 问:默纳协支派的地界大致在哪里?

答:从阿协尔到舍根对面的米革默塔特,再向南至雅史布和恩塔普亚,并一直延伸到大海。

8. 问:默纳协与厄弗辣因之间的土地安排有何特别?

答:塔普亚城虽然位于默纳协边界内,却归属厄弗辣因子孙;此外,卡纳谷南部城市也是厄弗辣因的。

9. 问:默纳协支派在依撒加尔和阿协尔地界内有哪些城市?

答:包括贝特商、依贝肋罕、多尔、恩多尔、塔纳客、默基多及其附属村庄,共三区。

10. 问:默纳协支派有没有完全赶走当地的客纳罕人?

答:没有。他们未能完全赶走客纳罕人,而是使他们做了苦工。

若瑟子孙的怨言部分

11. 问:若瑟子孙向若苏厄抱怨了什么?
答:他们抱怨自己人数众多,但只分得一签土地,感觉产业太少。

12. 问:若苏厄如何回应他们?

答:若苏厄建议他们上山砍伐森林,到培黎齐人和勒法因人的地方去开辟土地。

13. 问:若瑟子孙又提出了什么难处?

答:他们说,山区不够住,而且平原地区的客纳罕人有铁车装备,很难战胜。

14. 问:若苏厄最后怎么鼓励他们?

答:若苏厄鼓励他们说,因为人数众多、势力强大,他们必能开辟山地,也能赶走拥有铁车的客纳罕人。

小结:

这一章强调了默纳协支派与厄弗辣因支派在分地过程中的安排,也体现出责任与信赖:天主赐地,但人必须努力去争取和开辟;若瑟子孙虽然抱怨,但若苏厄劝勉他们靠天主的助佑,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使命。

《若苏厄书》第十八章 问答

1.问:当以色列子民征服了地方后,他们在哪里聚集,并在那里做了什么?
答:他们在史罗聚集,并在那里竖立了上主的会幕。(18:1)

2.问:那时还有多少个支派没有分得产业?
答:还有七个支派没有分得土地。(18:2)

3.问:若苏厄对以色列子民发出怎样的责备?
答:他责备他们迟迟不去承受上主赐予的土地,并催促他们采取行动。(18:3)

4.问:若苏厄要求各支派怎样准备分地?
答:每支派选出三人,走遍全境,将土地划分成七份,并画成图样。(18:4)

5.问:分地时,犹大和若瑟家族的土地情况如何?
答:犹大保有南方的土地,若瑟家族保有北方的土地,不参与重新划分的七份之中。(18:5)

6.问:肋未支派为什么没有分得土地?
答:因为他们的产业是上主司祭的品位,不分得普通土地。(18:7)

7.问:加得、勒乌本和默纳协半支派的土地在哪?
答:他们已经在约但河东岸,由梅瑟分配了土地。(18:7)

8.问:绘图的人完成任务后,若苏厄在什么地方、在谁面前为他们抽签?
答:在史罗、于上主面前,为他们抽签分地。(18:10)

本雅明支派部分

9.问:本雅明支派的土地位于哪些支派之间?
答:位于犹大支派和若瑟子孙之间。(18:11)

10.问:本雅明支派北边的界限从哪里开始?
答:从约但河开始,经过耶里哥北面,直至贝特阿文旷野。(18:12)

11.问:本雅明支派西边的界限到哪里?
答:延伸至犹大人的克黎雅特巴耳,即克黎雅特耶阿陵城。(18:14)

12.问:本雅明支派的南界经过哪些地方?
答:包括克黎雅特耶阿陵、乃费托亚水泉、希农山谷、洛革耳泉等地。(18:15-16)

13.问:本雅明支派的东界是什么?
答:以约但河为界。(18:20)

14.问:本雅明支派一共分得多少座城市?
答:分得二十六座城市及其所属村镇。(耶里哥、贝特曷革拉、贝特阿辣巴、贝特耳、耶步斯即耶路撒冷等城市)(18:21-28)

若苏厄书第17章问答.pdf

若苏厄书第18章问答.pdf

本文标题:圣经问答(苏十七-十八章)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