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148-151号)
2025-10-29 13:41:53 作者:刘铎
原文
148. 主祭于感恩经开始时,伸开双手唱或念:「愿主与你们同在。」会众回答:「也与你的心灵同在。」主祭接着举起双手念:「请举心向上。」会众回答:「我们全心归向上主。」主祭继续伸开双手念:「请大家感谢主,我们的天主。」会众回答:「这是理所当然的。」之后,主祭伸开双手继续念「颂谢词」。然后,主祭合掌与全体参礼者同唱,或高声念:「圣、圣、圣」(参看79号b)。
问答解读
问:为什么感恩经一开始,主祭要说「愿主与你们同在」?
答:这是提醒大家,我们现在要进入弥撒最神圣的部分了。主祭向信友们祝愿主的临在,而信友们回应「也与你的心灵同在」,表示我们愿意与主祭一起在基督内共融。
问:「请举心向上」是什么意思?
答:这句话邀请我们把心思、烦恼、喜乐都提升到天主那里,不再只停留在地上的琐事,而是全神贯注,把心灵放在天主的面前。
问:为什么会众要回答「我们全心归向上主」?
答:这是我们积极的回应,表明我们愿意放下世俗的牵挂,把整个心灵交托给天主,与主祭一起进入感恩和赞美的祈祷。
问:主祭为什么说「请大家感谢主,我们的天主」?
答:因为「感恩经」就是以感恩为核心。主祭邀请我们承认天主是万恩之源,我们要感谢祂的救恩与慈爱。
问:为什么会众回答「这是理所当然的」?
答:因为感谢天主不是一种勉强,而是本来就应有的态度。祂赐给我们生命、救恩和无数恩宠,所以感恩是最自然、最正确的回应。
问:什么是「颂谢词」?
答:颂谢词是主祭代表全体信友向天主献上的感恩与赞美,通常会提到当天的庆节或圣日的奥迹,帮助大家进入祈祷的主题。
问:为什么要唱「圣、圣、圣」?
答:这是我们与天上的天使圣人一同赞美天主的时刻。弥撒中,当我们唱「圣、圣、圣」时,表示我们的礼仪与天上的礼仪融为一体,共同朝拜天主的圣洁与光荣。
原文
149. 主祭继续按照各式「感恩经」的礼规,以「感恩经」祈祷。若由主教主祭,在念至「我们的教宗(某某)」后,加念「和我──祢卑微的仆人。」若主教在自己教区以外主祭,在念至「我们的教宗(某某)」后,加念「和祢卑微的仆人、我,以及我的牧职弟兄(某某)——(某某)教会的主教。」
提及教区主教或具有同等法权者时应念:「与我们的教宗(某某)、我们的主教(某某)(或代牧Vicarius、教长Praelatus、监牧Praefectus、〔隐修院〕院牧Abbas)」。
在「感恩经」中,也可提及助理主教(Episcopus Coadiutor)和辅理主教(Episcopus Auxiliaris)的名字,但不必提及适逢在场参礼的其它主教的名字。若提到助理及辅理主教等多位名字时,可用集体的方式:「我们的主教(某某)及辅助他的主教们。」
上述的格式应按语法略作适应,以配合不同的「感恩经」。
问答解读
问:在感恩经中为什么要提到教宗和主教的名字?
答:因为弥撒不是主祭一个人的祈祷,而是整个教会的祈祷。提到教宗和主教的名字,表示我们与普世教会、与地方教会都保持共融,这是天主教合一的标志。
问:为什么主教自己主持时要加上「和我──祢卑微的仆人」?
答:这是主教谦卑地承认自己是天主的仆人,请大家也为他祈祷,好让他能尽好牧者的责任。
问:如果主教不在自己的教区主持弥撒,要怎么说?
答:他除了提到教宗,还会特别提到「我」以及当地的主教,这样表示对地方教会的尊重,也表明彼此同心合一。
问:为什么要特别念出「我们的主教(某某)」?
答:因为教区主教是本地教会的牧人,他代表基督牧养这个教区。念出他的名字,是信友们在感恩经中为他祈祷,也表明我们与他共融在一起。
问:助理主教和辅理主教的名字也需要提到吗?
答:可以提,但不是必须的。如果提到的话,可以用简洁的方式,例如:「我们的主教某某及辅助他的主教们。」
问:为什么不需要提到在场的其他主教的名字?
答:因为感恩经重点是表达与普世教会、地方教会的共融,而不是列举出所有在场的人。即便有其他主教在场,他们也同样在共融中参与,不必逐一提名。
问:这些称谓(如代牧、教长、监牧、院牧)有什么用?
答:这些是不同类型的教会领导职位。当他们担任一个地区或团体的牧人时,也会在感恩经中被提及,以表示信友们在祈祷中与他们共融。
原文
150. 即将祝圣圣体前,辅礼人员斟酌情形,可摇铃提示信友。依照各地习俗,在显示圣体圣血时也可同样摇铃。
若行奉香礼,在主祭祝圣圣体圣血后,向会众显示时,由一位辅礼人员向圣体圣血奉香。
问答解读
问:为什么在祝圣圣体前要摇铃?
答:摇铃是提醒信友们,现在弥撒进入最神圣的时刻──圣体圣血的祝圣。铃声帮助大家集中精神,全心全意与主同在。
问:显示圣体圣血时为什么也会摇铃?
答:这是为了强调耶稣基督在圣体圣血中的真实临在,铃声提醒大家虔诚朝拜,默心向主。
问:如果没有摇铃是不是不行?
答:摇铃是一种传统的做法,不是必须的。有的地方会用,有的地方不用,重点是信友们要以心灵专注参与。
问:奉香礼在显示圣体圣血时有什么意义?
答:辅礼人员奉香是表达对圣体圣血的敬礼。香烟升起,象征我们的祈祷和敬爱升到天主前,也显示耶稣在圣体中临在的尊荣。
问:为什么是辅礼人员奉香,而不是会众?
答:辅礼人员是代表全体信友去奉香。通过这个动作,全体会众都在心中表达同样的敬拜与爱慕。
原文
151. 祝圣圣体圣血完毕,主祭念:「信德的奥迹。」会众以规定的经文之一,作欢呼回应。
感恩经结束时,主祭拿起圣盘及圣体,连同圣爵一起高举(elevans),同时主祭单独一人念或唱圣三颂(doxologia)「全能的天主圣父……」。圣三颂毕,会众欢呼:「阿们」。主祭把圣盘及圣爵放回圣体布上。
问答解读
问:「信德的奥迹」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提醒我们,圣体圣血的祝圣正是我们信仰的核心奥迹──耶稣的死亡与复活在圣体圣事中临现。
问:为什么会众要在「信德的奥迹」后回应?
答:会众的回应是信仰的宣告和欢呼,表达大家对主的临在和救恩的感恩与期待。
问:圣三颂(「全能的天主圣父……」)有什么特别意义?
答:圣三颂是把整篇感恩经献给天主圣父,藉着基督,并在圣神内完成。它总结了弥撒中最核心的祈祷。
问:为什么会众要在圣三颂后答「阿们」?
答:这个「阿们」被称为「大阿们」,是全体信友的共同答复,表示大家认同并参与了主祭刚刚向天主圣父所献上的整个感恩经。
问:为什么主祭要举起圣盘和圣爵?
答:举起象征把基督的圣体圣血,连同全教会的祈祷与奉献,一同呈献给天主圣父。这动作也让会众用眼睛注视,心灵更深地进入敬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