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75-79号)


2025-09-28 10:23:51 作者:刘铎

原文

75. 主祭把饼酒置于祭台上,同时念指定的经文;主祭可向置于祭台上的礼品奉香,然后向十字架和祭台奉香,表示教会的献礼和祈祷犹如馨香,上升到天主台前。其后,主祭基于他的圣职,而会众也基于由圣洗所获得的身分,可接受执事或其它辅礼人员奉香。

问答解读

问:当主祭把饼酒放在祭台上时,会做什么?
答:主祭会同时念指定的经文,这些经文表达了教会把饼和酒奉献给天主的心意。

问:为什么主祭会用香?
答:主祭可向礼品、十字架和祭台奉香,表示教会的奉献和祈祷就像烟一样,升到天主面前,象征祈祷的洁净与馨香。

问:奉香的对象有哪些?
答:首先是放在祭台上的礼品,然后是十字架和祭台,因为它们代表着基督的牺牲与天主的临在。

问:会众为什么也会接受奉香?

答:因为会众藉圣洗圣事也参与了基督的司祭职务,他们的生命与祈祷也同样是奉献给天主的,所以可以接受奉香。

问:谁来执行向会众奉香的动作?
答:通常是由执事或其他辅礼人员来执行,表示整个教会团体共同参与这份奉献和祈祷。

原文

76. 然后,主祭在祭台旁洗手,以表达他洁净内心的愿望。

问答解读

问:为什么主祭在祭台旁要洗手?
答:主祭洗手不是因为手不干净,而是一个象征动作,表示他愿意在即将奉献圣体圣血之前,先洁净自己的心灵。

问:洗手的意义是什么?
答:它象征祈祷内心的纯洁与无瑕,好让祭献更合乎天主的喜悦。

问:这个动作和会众有什么关系?
答:虽然是主祭在洗手,但也提醒所有信友,在弥撒中都要以洁净的心灵参与祭献,把自己的心交给天主。

原文

献礼经(Oratio super oblata)

77. 把礼品安放好,并完成相关的礼节后,主祭便邀请信友与他一同祈祷,并以「献礼经」结束预备礼品仪式,并准备念「感恩经」。

弥撒中只念一篇献礼经。献礼经以短式「结语」结束:

—「因主耶稣基督之名,求祢俯听我们的祈祷」,或:「以上所求是靠我们的主基督」(Per ChristumDominum nostrum);

—若在结束时提及圣子:则念「祂是天主,永生永王」(Qui vivit et regnat insaecula saecu- lorum)。

会众连合于主祭的祈祷,一起欢呼「阿们」,使之成为自己的祈祷。

问答解读

问:在礼品安放好之后,主祭会做什么?
答:主祭会邀请信友与他一起祈祷,并以「献礼经」来结束整个预备礼品的部分,同时准备进入「感恩经」。

问:弥撒中会念几篇献礼经?
答:只会念一篇献礼经。

问:献礼经的结束语通常是什么?
答:结束语一般是:「因主耶稣基督之名,求祢俯听我们的祈祷」或「以上所求是靠我们的主基督」。如果最后提到圣子,则会念「祂是天主,永生永王」。

问:会众在献礼经中扮演什么角色?
答:会众在听完主祭的祈祷后,一同以「阿们」来回应,表示认同和参与,使这祈祷成为整个团体的祈祷。

原文

感恩经(Prex eucharistica)

78. 现在开始整个感恩祭的中心与高峰,即「感恩经」(Prexeucharistica)。这是感谢与祝圣的经文。主祭邀请会众举心向上,祈求和感谢天主,并请他们与自己联合祈祷。主祭是以整个团体的名义,经由耶稣基督,在圣神内,向天父祈求。感恩经的意义,是要整个信友团体,偕同基督,颂扬天主的伟大工程,并奉献圣祭。感恩经要求会众以恭敬及肃静的态度聆听。

问答解读

问:什么是「感恩经」?
答:「感恩经」是弥撒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祈祷,是感谢和祝圣的经文,被称为整个感恩祭的中心与高峰。

问:在感恩经中,主祭邀请会众做什么?
答:主祭会邀请大家「举心向上」,一起向天主祈求和感谢,并与他一同联合祈祷。

问:主祭在感恩经中是以谁的名义祈祷?
答:主祭是代表整个团体,经由耶稣基督,在圣神的带领下,向天父祈祷。

问:感恩经的意义是什么?
答:感恩经的意义是要全体信友偕同基督,一起颂扬天主伟大的救恩工程,并将圣祭奉献给天主。

问:会众在感恩经中应该有什么态度?

答:会众应当以恭敬和肃静的心态聆听,默默与主祭一同参与祈祷。

原文

79. 感恩经由下列基本要素所组成:

a)感谢(gratiarum actio):尤其表达于「颂谢词」(praefatio)内。主祭以全体神圣子民的名义,为整个救恩工程,或依照不同日子、礼节或时期为庆祝救恩工程的某一特殊层面,而赞颂并感谢天主圣父。

b) 欢呼(acclamatio):整个信友团体,联合天上神圣,同声咏唱:「圣、圣、圣」。这欢呼歌构成感恩经的一部分,应由全体会众偕同主祭齐声咏唱。

c) 呼求圣神(epiclesis):这是教会的特别祈祷文,祈求天主赐以圣神的德能,圣化人类所献上的礼品,使之成为基督的圣体圣血,并使这无玷的祭品,为我们领受的人,成为救恩的泉源。

d) 建立圣事(祭)的叙述及祝圣饼酒(narratioinstitutionis etconsecratio):藉基督的言语和行动,举行基督在最后晚餐中所制定的祭献,祂当时就是藉饼酒的形体,奉献了自己的体血,并交给宗徒们吃喝,而且命令他们要不断举行这项奥迹。

e) 纪念(anamnesis):教会为履行主基督藉宗徒传下来的命令,藉此经文纪念基督,特别纪念祂的神圣苦难,及祂光荣的复活与升天。

f) 奉献(oblatio):教会──特别是此时此地集会的信友团体,在纪念主的时候,藉此奉献,在圣神内,将这无玷的牺牲献于天主父。教会的意愿是要信友不但奉献此无玷的牺牲,而且学习自我奉献[71],如此,经由中保基督,与天主日渐契合,并彼此团结一致,最后使天主成为万有中的万有[72]

g) 转求(intercessiones):藉此显示出,感恩祭礼是联合天上和人间的整个教会而举行的,而且这祭品也是为了教会,及其全体成员——生者及亡者而奉献的,因为他们都是蒙召来分享藉基督的体血而获得的救赎与救恩。

h)  结语的圣三颂(光荣颂doxologia finalis):是光荣天主的表达;会众欢呼「阿们」,予以认同和总结。

问答解读

问:感恩经是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的?
答:感恩经包含八个基本要素:感谢、欢呼、呼求圣神、祝圣饼酒、纪念、奉献、转求,以及结语的圣三颂。

问:什么是「感谢」?
答:「感谢」主要在「颂谢词」中表达,主祭代表全体信友赞美并感谢天父,为整个救恩工程或当天庆祝的特定奥迹而献上感恩。

问:为什么会众要一起唱「圣、圣、圣」?
答:这是「欢呼」的部分,象征全体信友与天上的圣者一起赞美天主,彰显弥撒是天地合一的庆典。

问:什么是「呼求圣神」?
答:这是教会特别的祈祷,请求圣神降临,把饼和酒圣化,成为基督的圣体圣血,也使领受圣体的人得到救恩。

问:祝圣饼酒的意义是什么?

答:这是重现基督在最后晚餐中的行动与话语,祂把饼酒变成自己的体血,交给宗徒们,并命令他们继续举行这奥迹。

问:「纪念」部分是做什么的?
答:教会按照主的吩咐,纪念基督的苦难、复活和升天,使这救恩工程在弥撒中临现。

问:什么是「奉献」?
答:信友与主祭一起,把这无玷的祭献奉献给天父,同时也学习把自己奉献给天主,成为与基督联合的祭品。

问:「转求」表达了什么?
答:转求表明感恩祭是为整个教会而献上的,不论是生者还是亡者,都因参与基督的祭献而蒙受救恩。

问:感恩经最后的「圣三颂」有什么意义?
答:圣三颂是将一切光荣归于天主的祈祷,会众以「阿们」回应,表达认同和总结整个感恩经。

注:

[71] 参看「礼仪」n. 48; 圣礼部,《圣体奥迹训令》(Eucharisticum mysterium),1967/5/25, n. 12, AAS, 59 (1967), pp. 548-549.

[72] 参看「礼仪」n. 48;「司铎」n. 5; 圣礼部,《圣体奥迹训令》(Eucharisticum mysterium), 1967/5/25, n. 12, AAS, 59 (1967), pp. 548-549.

本文标题:《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75-79号)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