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69-71号)


2025-09-25 14:20:10

原文

信友祷词(Oratio universalis)

69. 在「公祷」(oratiouniversalis)或称「信友祷词」(oratio fidelium)里,会众以某种方式对那以信德接受了的天主之圣言作响应,并执行他们藉洗礼领受的司祭职务,为众人的得救向天主呈上祈祷。在有会众参与的弥撒中,通常宜有信友祷词,一同为圣教会、为执政者、为有各种急需的人,并为全世界、全人类的得救,同声祈祷[67]

问答解读

问:什么是「公祷」或「信友祷词」?
答:「公祷」也称为「信友祷词」,是弥撒中的一个环节。会众在聆听了天主圣言后,以祈祷来回应,并为全人类的需要向天主呈上祈求。

问:为什么信友可以在弥撒中祈祷?

答:因为我们在领洗时,已经分享了基督的司祭职务,所以我们有责任为他人和世界的得救祈祷,把大家的需要带到天主前。

问:在弥撒中通常要为哪些意向祈祷?
答:一般包括:

为圣教会祈祷;

为执政者和掌权者祈祷;

为生活中有各种急需的人祈祷;

为全世界、全人类的得救祈祷。

问:为什么「信友祷词」很重要?
答:因为这是全体信友共同参与的祈祷,表达教会不是只顾自己,而是关怀整个世界的需要,把所有人托付给天主。

原文

70. 祈祷意向的顺序通常是:

  a)为教会的需要;

  b)为政府,为全世界的得救;

  c)为遭受各种困难的人;

  d)为地方团体。

  然而,在某些特殊庆典中,如坚振、婚礼、殡葬礼仪等,宜有更切合特殊情况的祈祷意向。

问答解读

问:信友祷词的祈祷意向一般按照什么顺序?
答:通常是先为教会祈祷,再为政府与世界的得救祈祷,然后为有困难的人祈祷,最后为本地团体祈祷。

问:为什么要为教会放在第一位祈祷?
答:因为教会是基督在世上的奥体,是信德的团体,教会的使命是为全人类带来救恩,所以应首先祈求天主扶持和坚固教会。

问:为什么要为政府和世界祈祷?
答:因为掌权者和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安宁,都会影响福音的传播与人类的救恩,所以教会一直关心并为他们祈祷。

问:什么时候祈祷的意向会有所调整?
答:在一些特殊的庆典,如坚振圣事、婚礼或殡葬时,祈祷的意向会更贴近当时的庆典需要,例如为新领圣事的人、为新婚夫妇、或为亡者特别祈祷。

原文

71. 主祭在自己的座位领导念信友祷词,他以简短的劝言邀请信友祈祷,并以祈祷文(oratio)结束信友祷词。

所提出的祈祷意向,应适度有节、言词简洁、既自由又审慎,能表达出整个团体的需要。

祈祷意向在读经台或在其它合适的位置,由执事、唱经员、读经员或另一位信友诵念或诵唱[68]

会众站立,于每端祈祷意向后,以共同的答句,或以静默的心祷,表达出自己的祈求。

问答解读

问:信友祷词是由谁来主持的?
答:由主祭主持。他先用简短的劝言邀请大家祈祷,最后再以一篇祈祷文结束整个信友祷词。

问:祈祷意向应该怎样表达?
答:祈祷意向应简洁、有节制,既要自由也要慎重,能真实表达出整个团体的需要,而不是空泛或冗长的言语。

问:祈祷意向由谁来念?
答:可以由执事、唱经员、读经员,或另一位信友在读经台或合适的位置上诵念或唱出。

问:会众要怎样参与信友祷词?
答:会众应站立,在每一端祈祷意向后,用共同的答句回应,或以静默的心祷,把祈求献给天主。

注:

[67] 参看「礼仪」n. 53.

[68] 参看圣礼部,《大公之中训令》(Inter Oecumenici), 1964/9/26, n. 53,AAS, 56 (1964), p. 890.

本文标题:《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69-71号)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