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51-54号)
2025-09-19 09:33:55 作者:刘铎
原文
忏悔礼(Actus Paenitentialis)
51. 然后,主祭邀请大家行忏悔礼。全体静默片刻后,一起诵念集体悔罪的经文(忏悔词)。主祭以赦罪经文作结束;但这赦罪经文并不具忏悔圣事的实效。
在主日,尤其在复活期内,可举行祝福圣水及洒圣水礼来代替常用的忏悔礼,以纪念圣洗圣事[56]。
问答解读
问:忏悔礼是什么?
答:忏悔礼是弥撒一开始的一个环节,主祭邀请大家先在天主面前承认自己的罪过,好能以洁净的心参与圣祭。
问:忏悔礼一般是怎样进行的?
答:首先,全体静默片刻,每个人在心里反省自己的过失;然后大家一起诵念集体悔罪的经文,也就是「忏悔词」;最后主祭诵念赦罪经文作结束。
问:主祭所诵的赦罪经文,和告解圣事中的赦罪一样吗?
答:不一样。在弥撒中的赦罪经文,帮助我们领受天主的仁慈,净化我们的小罪,好准备自己参与圣祭。但它没有告解圣事的实效,不能赦免大罪。
问:如果我犯了大罪,可以只靠弥撒的忏悔礼就得赦免吗?
答:不可以。大罪必须通过修和圣事(告解)才能获得赦免。弥撒中的忏悔礼只能帮助我们心灵洁净,却不能取代圣事本身。
问:在什么情况下,忏悔礼可以用洒圣水礼代替?
答:在主日,尤其是复活期内,主祭可以举行祝福圣水和洒圣水礼,来代替通常的忏悔礼。
问:为什么复活期特别适合洒圣水礼?
答:因为洒圣水让我们回忆和庆祝圣洗圣事,而复活节正是教会庆祝新生命和洗礼的时期。透过洒圣水,我们重温自己领受圣洗时与基督一同死而复活的奥迹。
原文
垂怜经(Kyrie)
52. 忏悔礼后,开始「垂怜经」,除非「垂怜经」已包括在忏悔礼中。垂怜经是信友向上主的呼号,并祈求上主怜悯,通常由全体会众与歌咏团或唱经员对唱。
垂怜经每句通常重复一次,但因不同语言的性质、曲调的美化、与场合的关系,亦可重复多次。「垂怜经」用于忏悔礼时,可在每句前加一「附加短句」(tropus)。
问答解读
问:「垂怜经」是什么?
答:「垂怜经」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上主,求祢垂怜,基督,求祢垂怜,上主,求祢垂怜」。它是教会最古老的祈祷之一,用来呼求天主怜悯。
问:「垂怜经」在弥撒中什么时候念?
答:它通常在忏悔礼之后。如果忏悔礼的形式里已经包含了「垂怜经」,就不需要再单独唱一次。
问:「垂怜经」是谁来唱的?
答:通常由会众与歌咏团或唱经员对唱,也可以大家一起唱。
问:为什么「垂怜经」要重复?
答:因为重复能加深祈祷的力量和心灵的专注。一般每句会重复一次,但根据语言、曲调的需要或场合的庄重性,也可以唱多次。
问:什么是「附加短句」(tropus)?
答:在「垂怜经」中,有时会在每句前加上简短的祈祷,例如:「你派遣圣神光
照我们的人子,请垂怜我们。」这些短句帮助我们更具体地呼求上主怜悯。
问:「垂怜经」和忏悔礼有什么关系?
答:两者都让我们承认自己的软弱,并求上主宽恕。忏悔礼是全体承认罪过,而「垂怜经」是更直接的呼号,把我们的心转向天主,求祂慈悲看顾我们。
原文
光荣颂(Gloria)
53. 「光荣颂」是一篇非常古老及备受尊崇的「赞美诗」(hymnus);是在圣神内聚集的教会,藉以光荣并祈求天主圣父和天主的羔羊(基督)。这篇赞美诗的诗句内容不得更改。光荣颂由主祭启唱,或有需要时,由唱经员或歌咏团启唱。这赞美诗由全体会众歌唱,或会众与歌咏团对唱,或只由歌咏团歌唱。若不歌唱,则大家一起诵念,或把会众分成两部分对念。
在主日(将临期、四旬期除外)、节日(solle-mnitas)、庆日(festum)以及其它较隆重的特殊庆典,应唱或念「光荣颂」。
问答解读
问:「光荣颂」是什么?
答:「光荣颂」是一首非常古老的赞美诗,内容是向天主圣父和天主的羔羊耶稣基督表达赞美和祈求。它在教会传统中被高度尊重,是全体教会在圣神内向天主发出的赞歌。
问:「光荣颂」的内容能否更改?
答:不能。因为它是教会传统保留下来的固定祈祷诗句,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增删或改动。
问:「光荣颂」由谁来开始?
答:通常由主祭启唱;如果需要,也可以由唱经员或歌咏团启唱。
问:「光荣颂」的演唱方式有哪些?
答:
1. 全体会众一起歌唱;
2. 会众与歌咏团对唱;
3. 或由歌咏团独唱。
如果不唱歌,则大家一起诵念,或者会众分成两边轮流对念。
问:什么时候必须唱或念「光荣颂」?
答:在主日(将临期和四旬期除外)、节日(sollemnitas)、庆日(festum),以及其他较为隆重的特殊庆典上,都要唱或念「光荣颂」。
问:为什么将临期和四旬期不念「光荣颂」?
答:因为这两个时期是教会的准备和悔改时期,带有简朴和克己的精神。「光荣颂」是欢乐的赞美诗,所以教会在这两个时期暂时不用,以便更好地等待圣诞和复活的来临。
原文
集祷经(Collecta)
54. 然后,主祭邀请会众祈祷;全体与主祭一起先静默片刻,使各人意识
到自己站在天主台前,并在心中提出自己的意向。然后主祭诵念这通常称为「集祷经」(collecta)的祷词,此祷词说明所举行之庆典的特性。依照教会古老的传统,这祷词惯常是借着基督,在圣神内,呈于天主圣父的[57]。集祷经用以下提及天主圣三的较长结语作结束:
—若祷词是向圣父祈求的:则念「因祢的圣子(或:以上所求是靠祢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祂和祢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PerDominum nostrum Iesum Christum Filium tuum, qui tecum vivit et regnat in unitateSpiritus Sancti,Deus, per omnia saeculasaeculorum);
—若祷词是向圣父祈求的,但结束时提及圣子:则念「祂和祢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Qui tecum vivit et regnat in unitate Spiritus Sancti,Deus, per omnia saecula saeculorum);
—若祷词是向圣子祈求的:则念「祢和圣父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Qui vivis etregnas cum Deo Patre in unitate Spiritus Sancti, Deus, per omniasaecula saeculorum);
会众连合于主祭的祈祷,一同高呼:「阿们」(Amen),使之成为自己的祷词。一台弥撒常只念一篇集祷经。
问答解读
问:什么是「集祷经」?
答:「集祷经」是主祭在弥撒开始时所念的祈祷。它把全体会众的心愿和意向汇集在一起,呈献给天主,并且说明当天庆典的特性。
问:为什么在集祷经前要先静默片刻?
答:这是为了让大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天主台前,并在心里提出个人的祈求,好让主祭能把全体的意向汇聚在一起,呈给天主。
问:集祷经通常是向谁祈求的?
答:按照教会的传统,集祷经通常是借着基督,在圣神内,向天主圣父祈求。
问:集祷经的结尾有什么特别的形式?
答:结尾总是提及圣三:
若是向圣父祈求,则以「因祢的圣子……祂和祢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作结;
若是向圣父祈求并提及圣子,则说「祂和祢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
若是向圣子祈求,则说「祢和圣父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
问:会众在集祷经结束时要做什么?
答:会众一起答「阿们」,表示把主祭的祈祷当作自己的祈祷,也与他共同奉献给天主。
问:一台弥撒会有几篇集祷经?
答:通常只有一篇,用来表达整个庆典的要义。
注:
[56] 参看弥撒经书内文。
[57] 参看戴都良(Tertullianus),《驳斥马西翁》(Adversus Marcionem), IV, 9, CCSL 1, p.560;奥利振(Origenes),《驳斥赫拉克里达》(Disputatio cum Heracleida), n. 4:24, SCh 67, p. 62; 《希波教会会议议案汇编》(Statuta Concilii Hipponensis Breviata), 21, CCSL, 149, p.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