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36-41号)


2025-09-16 09:37:44 作者:刘铎

原文

36.  还有其它有助于表达和促进信友积极参与的,且属于全体会众的部分:特别是忏悔词、信经、信友祷词和天主经。

问答解读

问:除了“欢呼”和“响应”,还有哪些是信友在弥撒中积极参与的部分?
答:主要有忏悔词、信经、信友祷词和天主经,这些都是整个会众一起诵念的祈祷。

问:为什么忏悔词很重要?
答:因为它帮助我们在弥撒开始时,谦卑承认自己的过犯,求主宽恕,好让我们的心更洁净地进入礼仪。

问:信经的作用是什么?
答:信经是我们共同宣认信仰的时刻,通过齐声诵念,大家一起表达对天主的信德和团体的合一。

问:信友祷词有什么特别意义?
答:这是大家一起把普世教会、社会和个人的需要交托给天主,显示出我们不仅为自己祈祷,也为世界和他人代祷。

问:为什么天主经是全体会众的祈祷?
答:因为这是主耶稣亲自教导我们的祷文,大家一起诵念时,表达出我们作为天主子女,在基督内是兄弟姊妹的共同身份。

原文

37. 最后,还有其它经文:

a)构成独立的礼节或行动的一些经文:例如光荣颂、答唱咏、阿肋路亚及福音前欢呼词、圣圣圣、祝圣圣体圣血后欢呼词(acclamatioanamneseos)和领受共融的圣事后的歌咏。

b)伴随着某项礼节进行的一些经文:例如进堂咏、奉献咏、分饼咏(羔羊颂)和领主咏。

问答解读

问:弥撒中除了忏悔词、信经、天主经这些主要经文,还有哪些祈祷或歌咏?
答:还有一些其它经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礼节或行动的经文,另一类是伴随某些礼节进行的经文。

问:哪些经文是独立礼节或行动的一部分?
答:比如光荣颂、答唱咏、阿肋路亚和福音前欢呼、圣圣圣、祝圣圣体圣血后的欢呼,以及圣体共融后的歌咏。

问:哪些经文是伴随礼节进行的?
答:像进堂咏(陪伴进堂)、奉献咏(陪伴献礼)、分饼咏(羔羊颂)和领主咏(陪伴领圣体)。

问:这些经文或歌咏在弥撒中有什么意义?
答:它们不是单纯的插曲,而是帮助大家更好地进入礼仪气氛,表达信仰和祈祷心情。例如光荣颂是赞美天主的祈祷,阿肋路亚是喜乐的欢呼,分饼咏则提醒我们共融于基督的圣体。

原文

诵念各种经文的方式

38. 应以清晰和响亮的声音(clara et elata voce)来诵念的经文,不论是属司祭、执事、读经员或全体会众的部分,均应以符合经文性质的声调来诵念:即按它们是读经、祷词、提示、欢呼或歌咏而定;声调也应适合庆典的形式及其隆重性。并且也要注意各语言的特性及各民族的禀赋。

所以,在礼规及以下规范中所说的「念」(dicere)或「诵」(proferre),意指「歌唱」或「诵读」,均应遵守上述原则。

问答解读

问:为什么弥撒中要用清晰和响亮的声音来诵念经文?
答:因为这是天主圣言和礼仪祈祷,必须让所有在场的信友都能听清楚,并能跟随、回应和参与。

问:不同的经文是否需要用不同的声调?
答:是的,要根据经文的性质来选择声调。比如读经就该庄重平稳,祷词要虔诚恳切,提示要简洁明白,欢呼和歌咏则应充满热情和喜乐。

问:声调的选择还要注意什么?
答:要配合庆典的性质和隆重程度,比如隆重的节日和主日可以更庄严;同时也要顾及不同语言的特点和各民族的表达方式。

问:礼规中说的「念」或「诵」具体是什么意思?
答:这里的「念」不仅仅指用普通语气读出来,也可以包括「歌唱」或「诵读」。重要的是都要按照礼仪的要求,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经文。

歌唱的重要

39. 保禄宗徒劝勉那些共聚一堂,以期待主来临的基督信友,应同声歌唱

「圣咏、圣诗、和圣歌」(参看哥3:16)。因为歌唱是心灵喜乐的表现(参看宗2:46)。因此圣奥思定说得对:「有情人才歌唱[48]。」自古以来,就有这句名言:「歌唱得好,是双倍祈祷。」

问答解读

问:圣保禄为什么劝勉基督徒在聚会时要歌唱?
答:因为歌唱不仅能表达信友们期待主再来的心情,更能体现大家在基督内同心合一。

问:歌唱在弥撒中代表什么?
答:歌唱是心灵喜乐的自然流露,表达信友内心的感恩与爱慕,就像《宗徒大事录》所说,初期教会信徒「满心喜乐地」赞美天主。

问:圣奥思定说「有情人才歌唱」是什么意思?
答:意思是只有心里充满爱与信仰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用歌声来表达这种情感,歌唱正是爱的见证。

问:「歌唱得好,是双倍祈祷」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这句话提醒我们,歌唱不只是艺术或习惯,而是一种加倍的祈祷。当我们用心歌唱时,就是以更深的方式把心灵献给天主。

原文

40. 所以应依照各民族的禀赋及各礼仪团体的能力,在弥撒庆典中尽量歌唱是极其重要的。虽然不必常唱所有可歌唱的经文(例如在平日弥撒中),但在主日或当守的法定庆节,应极力避免在弥撒庆典中完全缺少礼仪服务人员及会众的歌唱。

但在选择实际要歌唱的经文时,应将较重要的,特别是由主祭、执事或读经员歌唱而由会众答应的部分,或由主祭与会众一同歌唱的部分,列为优先[49]

问答解读

问:弥撒中为什么要尽量歌唱?
答:因为歌唱能让礼仪更生动、更隆重,帮助信友表达内心的信德与喜乐,也能加强整个团体的合一。

问:是不是所有弥撒都必须唱所有的经文?
答:不是。比如平日弥撒,可以不用唱全部的经文。但在主日和法定庆节,最好不要完全没有歌唱。

问:哪些歌唱部分最重要,应该优先保留?
答:最重要的是那些由主祭、执事或读经员唱,由会众答应的部分,或者是主祭和会众一起唱的部分。这些更能表达团体的互动和共融。

原文

41. 额我略歌咏(cantus gregorianus)既是罗马礼仪的固有部分,因此,应在平等中享有特殊地位。其余各类圣乐,尤其是复曲调圣乐,只要符合礼仪精神,并有助于信友参与,均不应禁止[50]

由于不同国籍的信友共聚一堂的机会正日益增加,谨望大家至少能以拉丁文及简单的曲调,一同咏唱「弥撒常用经文」(OrdinariumMissae)的某些部分,特别是信经和天主经[51]

问答解读

问:什么是额我略歌咏,它在弥撒中有什么地位?
答:额我略歌咏是一种古老的单声部圣歌,是罗马礼仪的固有部分,应享有特别的地位,被视为弥撒传统的重要组成。

问:其他类型的圣乐可以使用吗?
答:可以,只要这些圣乐符合礼仪精神,并能帮助信友更好地参与弥撒,就不应禁止使用,包括复曲调圣乐。

问:面对不同国籍的信友,弥撒歌唱有什么建议?
答:建议至少用拉丁文和简单曲调,大家一起唱弥撒常用经文的某些部分,特别是信经和天主经,这样能促进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团结。

注:

[48] 圣奥思定,《讲道集》(Sermo), 336:1, PL, 38, 1472.

[49] 参看圣礼部,《圣乐训令》(Musicam sacram), 1967/3/5, nn. 7,16, AAS, 59 (1967), pp. 302, 305.

[50] 参看「礼仪」n.116; 也请参看「礼仪」n. 30.

[51] 参看「礼仪」n. 54;圣礼部,《大公之中训令》(Inter Oecumenici), 1964/9/26,n.59, AAS, 56 (1964) p. 891; 《圣乐训令》(Musicam sacram), 1967/3/5, n. 47, AAS, 59 (1967), p. 314.

本文标题:《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36-41号)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