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圣经问答(户十九-二十章)


2025-09-12 09:56:58 作者:刘铎

1753839447629768.jpg

《户籍纪》第十九章 问答

主题:取洁水与关于死亡的不洁礼规

1. 问:上主在本章设立了什么法律?其中心内容是什么?

答:
上主命令以色列人牵来一头无瑕疵、未曾负轭的红母牛,由司祭带到营外宰杀并焚烧(19:2-5),以其灰制作“取洁水”来洁净因接触死者而变得不洁的人。这是赎罪的取洁礼,是一条永久的法律(19:9-10)。

2. 问:红母牛的烧灰为什么如此重要?

答:
红母牛的灰象征赎罪,它被与“活水”混合后制成“取洁水”,用来洁净触碰尸体或死亡相关之物的人。此取洁礼象征人必须被洁净,才能亲近天主的圣所(19:13)。

3. 问:红母牛的焚烧过程有何特殊之处?

答:
红母牛被牵到营外宰杀,其血被洒向会幕前七次,整个尸体与皮、粪焚烧,并投进香柏木、牛膝草与朱红线(19:6)。这些象征洁净(香柏)、医治(牛膝)和血(朱红线),暗示取洁的神圣性。

4. 问:参与处理红母牛的人是否洁净?

答:
不洁。即使是司祭或收灰的人,他们都要洗衣沐浴,直到晚上仍不洁(19:7-10)。这显示出即便是处理神圣事物的人,也需要自洁,是一种属灵的警醒。

5. 问:什么情况下人会变得不洁?

答:
凡是接触以下情况的人都七天不洁(19:11-16):

摸过尸体;

进入有死者的帐幕;

在田间碰到被杀、自死者或其骨骸;

接触坟墓。

6. 问:如何从这类不洁中恢复洁净?

答:
必须遵守以下步骤(19:12,17-19):

第三日与第七日洒取洁水;

洗衣服、沐浴;

到晚上方为洁净。

若不这样做,他将被视为玷污上主圣所,必须从民中铲除(19:13,20)。

7. 问:什么是“活水”?

答:
“活水”指的是流动的新鲜水,如泉水或溪水(19:17)。它象征天主赐予的生命与洁净之源,与灰混合后成为取洁水,预示着来自天主的圣洁能力。

8. 问:牛膝草在洒水仪式中有何作用?

答:
牛膝草是一种象征洁净的植物(见咏50:9),在旧约中常用于洒血、洒水等圣洁仪式。它在此作为洒水的工具(19:18),强调洁净的神圣性。

9. 问:若不遵守此洁净礼,会有什么后果?

答:不洁者若不取洁,不仅持续不洁,还会玷污上主的居所,应被由会众中铲除(19:13,20)。这显示上主对人灵与圣所圣洁的极高要求。

10. 问:取洁礼对我们今日的信仰生活有什么启发?

答:死亡象征罪的后果,人若不洁净,无法亲近天主;

洁净必须由天主所定的方式完成(不是自以为义);

红母牛的祭礼在神学上预示了基督的牺牲(参希9:13-14),祂的宝血是我们最终洁净的泉源;

信友应持续保持灵魂的圣洁,尤其在领圣体前应忏悔、洁净自己。

✝️神学默想:

“若山羊和牛犊的血,以及那母牛的灰洒在不洁的人身上,尚且能使人圣洁,使肉身洁净;何况基督的宝血,更能洁净我们的良心,使我们能事奉生活的天主。”
——希9:13-14

《户籍纪》第20章 问答

主题:顺服天主的圣意、领导的责任与临终交接

1. 问:本章的背景是什么?以色列子民在哪里?发生了什么?

答:
以色列子民已在旷野漂流近40年,此时他们来到亲旷野的卡德士(20:1)。他们再次因缺水而抱怨,并且米黎盎(梅瑟的姐姐)也在那里去世。这是一段关键的转折,标志着出埃及第一代人逐步消逝。

2. 问:以色列人是如何抱怨的?他们说了什么?

答:他们责怪梅瑟和亚郎,说:

“我们倒不如早死在上主面前!”(20:3)

“你们带我们来这坏地方死掉!”(20:4-5)
他们不但否认天主的眷顾,还怀念埃及,显出对天主的救恩没有信德。

3. 问:天主如何指示梅瑟回应缺水的问题?

答:
天主吩咐梅瑟:

拿上棍杖;

与亚郎召集会众;

“向磐石发命”(讲话),叫水流出(20:8)。

这指示强调的是“以言行信赖天主的力量”,而非靠自己的行为。

4. 问:梅瑟是怎么做的?他是否完全照做了?

答:
梅瑟虽照命拿了棍杖召集会众,但他:

怒斥百姓为“叛徒”;

用棍杖击打磐石两次(20:11),而不是“发命”。

虽然水涌出满足百姓的需要,但梅瑟违背了天主的指令,这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5. 问:梅瑟的行为有什么后果?天主如何回应?

答:天主对梅瑟和亚郎说:

“因为你们没有相信我,使我在以色列子民眼前被尊为圣,你们不得进入我赐给他们的土地。”(20:12)

这是对领导者极高的要求:即使一丝不信与偏离,也会受到严厉责备。

6. 问:什么是“默黎巴水”?

答:
“默黎巴”意思是“争辩”,因为百姓在这里与天主争论,梅瑟因而在压力下失控。
这是提醒我们:属灵领袖也可能在压力中跌倒,但天主是公义的判断者(20:13)。

7. 问:梅瑟为何请求厄东让以色列人借道?厄东的回应如何?

答:
卡德士靠近厄东国,以色列人若能借道可缩短进迦南之路。梅瑟尊称厄东为“兄弟”,强调他们不会伤害庄田与井水(20:14-17)。

但厄东断然拒绝,并出兵威胁,迫使以色列转道(20:20-21)。这象征天主子民的道路常不被世界接纳,需要忍耐。

8. 问:亚郎为何在此时去世?他的死有何意义?

答:
因在默黎巴事件中违命,天主命亚郎不得进圣地。他在曷尔山上 ,被梅瑟与儿子厄肋阿匝尔陪同,脱下司祭长袍,传承给儿子后安然去世(20:25-28)。

这是一次有仪式感的权力移交,象征司祭职务的延续与圣德的传承。

9. 问:全会众对亚郎之死作何反应?

答:
百姓为亚郎举哀三十天(20:29),这表明他虽有过失,但作为大司祭仍深受人民爱戴。也体现出以色列民对神职身份的敬重。

10. 问:这章给我们今天的信仰生活带来哪些反思?

答:

信德与顺服比外在行为更重要:梅瑟因一次不完全顺服,就失去了进圣地的机会;

领导者责任重大:越接近天主,越须完全彰显祂的圣善;

信仰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世人(如厄东)不一定接纳我们;

死亡与交接是神圣的一部分:亚郎之死提醒我们要预备好生命的终点,并将使命传给后代。

✝️神学默想:

“我们行事为人,是凭信德,不是凭眼见。”
——格后5:7

“那忠信而有智慧的仆人,主人派他管理家中的人,按时分配口粮;主人来到时,看见他如此行事,这仆人才是有福的。”
——玛24:45-46

户籍纪第19章问答.pdf

户籍纪第20章问答.pdf

本文标题:圣经问答(户十九-二十章)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