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先施予的宽恕


2025-08-22 09:25:12

在8月20日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教宗良十四世省思了基督徒慈悲的意义,那是一种无需任何先决条件的自由拥抱,对于和平而言极为重要。

8月20日教宗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结束后,圣座传播部编辑主任托尔涅利(Andrea Tornielli)在本新闻网上撰文,省思了教宗在要理讲授中关于“先施予的宽恕”与“和平、正义”之间的关系。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内容:

“真正的宽恕不会等到忏悔后才施予,而是在被接受之前,首先赐予的免费礼物”。教宗良十四世以上述这句话讲解了在《若望福音》中描述耶稣将饼递给叛徒犹达斯的一段经文。这是天主的逻辑,与人类“我给予,以期你回报”的逻辑截然不同。教宗解释说,耶稣并非忽视发生的一切,而正因祂看的清楚,知道“即使一个人因他的自由而迷失在罪恶中,但仍然可以被一个温柔的举动之光所触及”。这就是“先施予”宽恕的惊人之处,先行伸出慈悲的拥抱,不要求任何的先决条件。就如同税吏匝凯那样,他之所以悔改,是因为耶稣召叫、接纳他,并主动邀请自己到他家中。这一举动令众人震惊,因为纳匝肋人耶稣打破了传统和习俗。

我们的生命和人际关系是多么需要这种宽恕。我们的世界也是多么需要这种宽恕,而这种宽恕“不是忘记,也不是软弱”。这让人想起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于2002年世界和平文告中发表的先知性话语。

美国遭受袭击后,所有人都在想,要发动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在这巨大的声浪中,教宗却说:“没有宽恕就没有正义,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我常常凝思这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怎样才能恢复那曾受暴力重创的道德与社会秩序呢?经过省思及参照圣经的启示,我确信,除非以正义加上宽恕做为回应,否则无法完全恢复这破碎的秩序,真正和平的支柱是正义及来自于爱的宽恕。”不仅是个人,也是“家庭、团体、社会、国家及国际社会都需要实践宽恕,使割裂的关系重新连接起来,跨越互相指责的情势,克服歧视他人的诱惑。宽恕的能力是使未来社会充满正义与团结的基础(教宗2002年世界和平日文告,2)”。

若望保禄二世继续解释,说:“相反的,拒绝宽恕,尤其是若因为不能宽恕而导致冲突延续,会使人类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浪费人类资源于武器竞赛,而不用于发展、和平与正义上。因着不能和好,使人类蒙受了多大的痛苦!由于不能宽恕,使进步受到了多大的延误!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只有透过宽恕,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和平(同上,9)。”

教宗在公开接见的最后强调“没有宽恕,就永远不会有和平!”他邀请我们在8月22日星期五为和平进行为期一天的祈祷和守斋,并祈求和平之后玛利亚的转祷和恳求天主赐给被战争蹂躏的世界和平与正义。我们的这个世界,迫切需要“先施予”的宽恕。

(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本文标题:先施予的宽恕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