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问答(肋十三-十四章)
2025-08-13 14:59:32 作者:刘铎
《肋未纪》第13章 问答
主题:癞病的辨别与隔离法律
1. 问:为什么上主要在梅瑟和亚郎那里颁布有关癞病的法律?
答:在旧约,癞病(含多种皮肤病及霉菌性疾病)不仅是健康问题,也象征礼仪上的不洁,会影响人与天主的圣约关系。司祭负责辨别与宣告一个人是否洁净,不仅保护公共卫生,也维护宗教礼仪的纯洁。
2. 问:皮肤上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去找司祭检查?
答:如果肉皮上出现肿瘤、疮疖或斑痕,并有可能是癞病的征兆(如颜色、毛发变化、深入皮肤等),就要带到亚郎或他的司祭儿子面前,由他们检查。
3. 问:司祭检查癞病时,看哪些关键特征?
答:主要看:
患处的毛是否变白
患处是否比周围皮肤更深
斑痕颜色是否改变或扩散
这些特征用来判断是否为癞病,或是普通疮疖。
4. 问:为什么要隔离七天?
答:隔离是为了观察病情是否恶化或蔓延。七天是一个完整的观察周期,若无变化可延长七天。隔离不仅防止传染,也避免礼仪上的不洁扩散。
5. 问:如果病情好转,司祭会怎么处理?
答:如果颜色变淡、没有扩散,司祭会宣布患者“洁净”,并要求洗衣服,恢复礼仪上的洁净。
6. 问:什么是慢性癞病?
答:如果皮肤上白肿、毛变白、并出现赘疣,而且症状明显、持续存在,就属慢性癞病,不需隔离,直接宣布“不洁”。
7. 问:奇怪的是,如果全身都变白,反而算洁净,这是什么意思?
答:若癞疮覆盖全身,且全身变白,反而说明病情稳定,并非继续扩散的感染,象征从头到脚都“透明可见”,没有隐患。这在礼仪象征上也有意义——隐藏的病变比全然显露更危险。
8. 问:疮、火伤和癞病有什么关系?
答:疮或烧伤若愈合不全,可能会出现类似癞病的症状,所以也需司祭检查。如果患处毛变白、深入皮肤,可能已转为癞病。
9. 问:什么是癣疥?
答:是一种发生在头部或胡须部位的皮肤病。司祭会检查毛色变化(如黄毛、黑毛)和患处深度,决定是否隔离或宣布不洁。
10. 问:如果只是皮疹或自然秃头,会被视为不洁吗?
答:不会。灰白色的皮疹只是普通皮肤病,不影响礼仪洁净;自然脱发(无病变)也是洁净的。
11. 问:癞病人当时需要遵守哪些规定?
答:
穿撕裂的衣服;披头散发;遮住口唇;喊“不洁!不洁!”提醒他人;独居在营外。
这些是为了防止接触传染,也是公开表明礼仪上的不洁。
12. 问:为什么本章也提到衣服和皮革的癞病?
答:当时“癞病”一词也指纤维、皮革上的霉变或腐坏。发绿或发红的斑痕,若会扩散,就被视为“恶性癞病”,必须焚烧,以防污染。
13. 问:衣物的癞病有机会被洁净吗?
答:有。如果洗过后斑痕变暗淡或消失,可以撕掉那部分或继续洗净。但若斑痕顽固或复发,就必须烧毁。
14. 问:从灵修角度,这章有什么意义?
答:癞病象征罪恶的腐蚀力。罪有时是隐性的,需要时间和辨别(隔离观察);有时是公开扩散的,需要立刻切断(烧毁衣物)。司祭代表天主审判与洁净,提醒我们要常去告解,让灵魂得洁净。
15. 问:耶稣在新约中如何对待癞病人?
答:耶稣不仅医治他们,更触摸他们(玛8:3),显示祂比礼仪不洁的力量更大,祂来是带来真正的洁净——从外在到内心的全然痊愈。
总结
《肋未纪》第十三章详细规定了癞病在皮肤、头发、衣物、皮革等不同情形下的检查、隔离、宣布洁净或不洁的法律。这既是公共卫生措施,也是礼仪纯洁的保障。对我们今天的信仰生活,它提醒我们:罪恶像癞病一样,若不及时处理,会腐蚀全人;我们需要常省察、忏悔、寻求基督的医治,才能真正“洁净”。
《肋未纪》第14章 问答
主题:癞病取洁与屋癞的法律
一、癞病取洁仪式(人)
1. 问:癞病人什么时候可以取洁?
答:当癞病的症状痊愈,司祭检查确认后,就可以进入取洁的程序(14:2-3)。
灵修提示:罪过得赦免后,需要进入修和的步骤,让人重新融入天主子民的生活。
2. 问:取洁需要哪些物品?
答:两只洁净的活鸟、香柏木、朱红线、牛膝草(14:4)。
灵修提示:这些材料象征生命、洁净与更新。香柏木长青,朱红线象征血与救赎,牛膝草是洁净用的草。
3. 问:仪式的第一步是什么?
答:在盛有活水的陶器上宰杀一只鸟,把另一只活鸟与香柏木、朱红线、牛膝草一起浸在鸟血和活水中,向癞病人洒七次血,然后放活鸟飞走(14:5-7)。
灵修提示:被宰的鸟象征为人舍命的基督,飞走的活鸟象征重获自由的生命。
4. 问:洒血后,取洁的人要做什么?
答:洗衣、剃去全身毛发、洗澡,然后在自己帐幕外住七天(14:8)。第七天再剃毛、洗衣、洗身(14:9)。
灵修提示:两次剃毛和洗净,象征完全除去旧的生活痕迹,开始新生。
5. 问:第八天的献祭有哪些?
答:两只无瑕的公羔羊、一只无瑕的母羔羊、油调细面(三分之一厄法)、一罗格油(14:10)。
灵修提示:第八天象征新创造、复活和完全与天主和好。
6. 问:为什么要把血和油抹在耳、手、脚上?
答:血抹在右耳垂、右手拇指和右脚大趾,象征听、行、走都归属于天主;油抹在同样的位置,象征圣化(14:14-18)。
灵修提示:天主不仅除去我们的不洁,还圣化我们全人,使我们为祂生活。
7. 问:如果癞病人贫穷怎么办?
答:可以献较少的祭品:一只公羔羊作赎过祭、一部分细面作素祭、一罗格油、两只斑鸠或雏鸽作赎罪祭和全燔祭(14:21-32)。
灵修提示:天主的法律顾及贫者,让任何人都能获得洁净的恩典。
二、屋癞(房屋上的癞病)
8. 问:屋癞是怎么发现的?
答:房主看到墙壁上有类似癞病的斑痕(发绿或发红的小孔),就报告司祭(14:34-37)。
灵修提示:罪恶也可能渗入家庭与团体,需要警觉和及时处理。
9. 问:司祭处理屋癞的第一步是什么?
答:先搬空房屋,再检查,然后封锁七天(14:36-38)。
灵修提示:清理环境、暂停活动,有助于防止腐败蔓延。
10. 问:如果七天后斑痕蔓延怎么办?
答:拆除患处的石头,丢到不洁的地方,刮净墙皮,替换石头并重新粉刷(14:39-42)。
灵修提示:除去罪恶的根源,不能只是表面粉饰。
11. 问:如果屋癞复发怎么办?
答:认定为腐蚀性癞病,拆毁整座房屋(14:43-45)。
灵修提示:若罪恶根深蒂固且无法根治,有时需要彻底放弃有害的环境或关系。
12. 问:进入封锁中的屋子有什么规定?
答:进入的人到晚上为不洁;在里面睡觉或吃饭的人,必须洗衣服(14:46-47)。
灵修提示:与不洁环境接触,会影响灵性生活,需要洁净更新。
13. 问:如果屋癞消失了,如何取洁?
答:司祭用两只鸟、香柏木、朱红线、牛膝草,为房屋行取洁礼(洒血七次),然后放活鸟飞走(14:48-53)。
灵修提示:家庭或团体恢复洁净,需要感恩天主,并记得过去的警戒。
三、总结
14. 问:本章法律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答:让人辨别何时不洁、何时洁净(14:54-57),并通过司祭的仪式恢复与天主及团体的共融。
灵修提示:耶稣基督是真正的司祭,祂的宝血能彻底洁净我们,不仅医治身体,更医治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