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儒耶“父子象征模式”的比较

—— 基于宗教中国化的理论视角

2024-08-01 15:16:46 作者:李向平 来源:信德网

提要:父子关系作为人类宗教信仰方式的基本象征,始终孕育着极其丰富的神圣意义。罗伯特·贝拉曾提出“父子象征模式”,认为源自于上帝信仰的基督教父子关系与出自于祖宗孝道的儒教父子关系分别呈现了耶儒两种神圣机制,不同的神圣资源和道德依据。基于中国情景中的耶儒关系,“父子象征模式”关涉中国是否存在终极神圣。基督教“圣父·圣子”神圣关系,形成基督徒家庭权威象征,实践于血亲家庭、乃至教会,呈现“位格神圣”为纽带的团体整合;儒教之天祖崇拜,展演为家族“父子关系”的身份象征,并通过血缘纽带、祭祖仪式,最终围绕着家长“权威人格”实现机械整合,淡化了“父子象征”模式中固有的神圣性,乃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代父情结”。

关键词:父子象征  敬畏习性  神圣位格  权威人格  代父情结 

一、问题的提出

二、象征神圣位格或权威人格的父子关系

三、神圣位格与权威人格中的“父亲”角色

四、秩序构成:神圣位格与权威人格

五、“敬畏原型”与父子象征模式

六、“敬畏习性”中的“代父情结”

本文标题:儒耶“父子象征模式”的比较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