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成就伟大的途径
2006-08-30 10:44:40 作者:梅乘骏 来源:信德报(第276期)
据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12月8日报道,以比尔盖茨与夫人梅琳达·盖茨的名义设立的“比尔·梅琳达”基金会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它拥有290亿美元的捐献资金。比尔·盖茨在成立基金会的发言中,没有发表什么伟大的“宣言”只是说:“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艾滋病的世界上。”他的意思是想用这笔雄厚的捐款资金,去攻克艾滋病这种顽症的难关。因为艾滋病每年要夺走几十万人的生命,其中主要是非洲和亚洲的穷人。这与某些要人与艾滋病人亲切握手表示关怀的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我读到过一个故事:一天,有一个11岁的小学生,坐在戴尔·泰勒牧师面前,将玛窦福音第五章有几万字的全文,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其中有主耶稣基督的教导,“你们不要在地上积聚财富,你们要把财富积聚在天上。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玛6:19-21)主耶稣基督又说:“谁也不能事奉两个主人,你们不能事奉天主,又事奉钱财。”(玛6:24)你知道吗?那个小学生就是比尔·盖茨,一个自幼熟读《圣经》的基督徒。
2006年6月25日报载,世界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宣布,准备陆续将85%的个人股份逐步捐赠给慈善基金会,价值可达370亿美元。这笔巨大的捐资大部分被托付给巴菲特的好友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会,巧合的是,身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10天前宣布,准备逐渐淡出商界,专心慈善事业。
我们又看到:财富排行榜上的富豪,与社会慈善捐献榜上的排名,两者高度重合,你想知道其原因吗?
如今的中国人是什么都不信的:不信神,不信鬼,不信天命,不信末日审判,当然更不信天堂。什么都不信的人,最后只能信自己,而信自己,实际上意味着一切都是可能的,撒谎、骗人、害人、坑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话一般人恐怕难以做到。相比之下,总是仰望教堂尖顶的人诚信情况,总体而言,就比较容易遵守财富操守和准则。为什么?其中秘密就在于基督徒虽然最热衷于积累财富,但其追求财富并非为一己之私利,而为的是:“荣耀上帝”,并使得自己死后可以进入天堂。基督徒既然相信取财须有道,而且一心只想着为上帝而创造财富,自然可以成为君子,而且是君子中的君子。对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来说,获取财富是为荣耀上帝,对他自己来说,必须合理地使用财富,永远保持谦卑,才是上帝所赞许的美德。所以在美国,我们看到有钱的人必须将财富的1/10捐献给教堂,让其他教民分享,于是我们看到了两种排行榜上的排名,高度重合。
说此者,证此者,并非基督徒,而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高级干部,国资委宏观研究部长赵晓,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一文的作者,因此,他的文章对读者来说,更有说服力,更具客观性。
我读到过一个故事:一天,有一个11岁的小学生,坐在戴尔·泰勒牧师面前,将玛窦福音第五章有几万字的全文,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其中有主耶稣基督的教导,“你们不要在地上积聚财富,你们要把财富积聚在天上。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玛6:19-21)主耶稣基督又说:“谁也不能事奉两个主人,你们不能事奉天主,又事奉钱财。”(玛6:24)你知道吗?那个小学生就是比尔·盖茨,一个自幼熟读《圣经》的基督徒。
2006年6月25日报载,世界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宣布,准备陆续将85%的个人股份逐步捐赠给慈善基金会,价值可达370亿美元。这笔巨大的捐资大部分被托付给巴菲特的好友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会,巧合的是,身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10天前宣布,准备逐渐淡出商界,专心慈善事业。
我们又看到:财富排行榜上的富豪,与社会慈善捐献榜上的排名,两者高度重合,你想知道其原因吗?
如今的中国人是什么都不信的:不信神,不信鬼,不信天命,不信末日审判,当然更不信天堂。什么都不信的人,最后只能信自己,而信自己,实际上意味着一切都是可能的,撒谎、骗人、害人、坑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话一般人恐怕难以做到。相比之下,总是仰望教堂尖顶的人诚信情况,总体而言,就比较容易遵守财富操守和准则。为什么?其中秘密就在于基督徒虽然最热衷于积累财富,但其追求财富并非为一己之私利,而为的是:“荣耀上帝”,并使得自己死后可以进入天堂。基督徒既然相信取财须有道,而且一心只想着为上帝而创造财富,自然可以成为君子,而且是君子中的君子。对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来说,获取财富是为荣耀上帝,对他自己来说,必须合理地使用财富,永远保持谦卑,才是上帝所赞许的美德。所以在美国,我们看到有钱的人必须将财富的1/10捐献给教堂,让其他教民分享,于是我们看到了两种排行榜上的排名,高度重合。
说此者,证此者,并非基督徒,而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高级干部,国资委宏观研究部长赵晓,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有教堂的市场经济与无教堂的市场经济》一文的作者,因此,他的文章对读者来说,更有说服力,更具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