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特稿: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一)


2020-06-01 18:52:04 作者:信德编辑部 来源:信德网

编者按:

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明尼阿波利斯市白人警察执法不当,致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死亡一事引发的抗议活动已蔓延至美国多地,并在不少地方引发骚乱。6月1日,全美至少40个城市发布了宵禁令,首都华盛顿和至少15个州已启用国民警卫队。

不少人开始对抗议活动人群聚集可能引起新一轮疫情高峰表示担心。5月28日美国新冠肺炎死亡100442例,美媒感慨:一个令人悲伤的里程碑。10万人,这一数字超过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在历次军事行动中死亡人数的总和。截止到6月1日,美国新型肺炎确诊人数累计1836719人。

近日,信德网编辑特别采访了几位居美的神长教友,请他们谈谈所看到的美国疫情,所经历的疫情期间的生活。

访在洛杉矶医院牧灵服务的杨若瑟神父

在美国从事医院牧灵工作多年的杨若瑟神父,见证了新冠疫情在当地的暴发过程。

杨若瑟神父

问:您生活的地区疫情是从什么时间暴发的?大家是怎么意识到疫情严重性的?

杨神父:我所在的加州洛杉矶地区从3月底开始严重。在医院牧灵,对疫情的消息格外敏感,3月初,我们医院只收到三例感染病患。每天看到大量的新闻报道,感染者数目快速增长。3月中旬,医院内各部门,对所有工作人员提示,督导自身安全防护意识,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感染,大家意识到疫情严重了。

问:当疫情在中国暴发的时候,当地人是否感觉疫情会迫近?之后疫情迫近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杨神父:当疫情在中国暴发的时候,美国人总觉得疫情离他们很遥远,感觉这事儿绝不会临到他们身上。连华人也是同样的想法,这一点从华人把北美的各店口罩尤其是医用N95口罩买光,大都寄往国内事情上就能知道。1月底的时候,我去各个商店想给老家的教会买口罩已经买不到了,尤其是N95口罩极缺,费了好大劲儿才买到两箱,大部分都已被华人买光了,有一家店长说:“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口罩销售如此之快。”

当疫情席卷当地时,当地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方法去应对,各个医院也是各自有自己的一套防疫方法。美国的文化不推崇健康人戴口罩,政府也没有要求大家必须要戴口罩,我想这也是美国疫情失控的原因之一。3月20日,加州州长宣布封城,我以为是跟中国武汉一样的封城制度。后来才知道,这里的封城,只不过是个“居家令”,只是让大家尽量不要出门、不准逛街、逛公园,违者罚款,去食品店,药店除外。自此,大街上车辆确实少了,但没有“清零”,还是有车辆出入,根本不是中国式的戒严。这也是造成疫情失控的原因之一。

问:抗疫期间,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疫情期间您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杨神父:疫情期间,首先,教会的宗教生活受到了限制,从四旬期第二主日开始,所有教堂全部关闭。教区主教为了照顾教友们的牧灵需要,要求各堂区神父每主日,甚至每天开办网络弥撒。医院里牧灵关怀部门有清楚的分工,每个人负责自己的所属的专区及所属宗教信徒病患。在我服务的医院里,每天中午我会给医护人员(教友)举行弥撒,约八九人参加,同时把弥撒程序投影到每个病房的电视上,让病人在病房内参与网络弥撒并神领圣体。医院里规定,任何活动不得超过十个人参加,而且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其次,美国经济大受损失,人们的生活大受冲击,他们万万没想到疫情传染得如此之快,感染人数如此之多。美国和中国的文化不一样,面对疫情,华人很早就储备了很多生活用品。而美国人没有这个意识,他们有工作就有钱花,一旦失业,生活就会受到冲击。如今,美国政府每月给每个小孩500美元,每个成人1200美元生活补助。

第三,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美国人没有心理准备,精神紧张,压力很大,很多感染者在无一亲人陪伴的孤独中含泪离开了人世,给生者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很多人面对残缺不全的家庭,面对亲人的突然离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与孤苦之中。

一个女儿得知独自生活的妈妈患病,从遥远的阿拉斯加致电,请神父探望并给母亲行傅油圣事。医院为了保持安全的环境,在三月初就规定不允许医院义工、病人家属以及友人来医院探访,这位女儿即使是搭飞机过来也不能前往医院探望母亲。当我去探望这位母亲时,我为这位妈妈祈祷并行了傅油圣事。离开前,这位妈妈让我转告她女儿,让儿女们放心,她不孤单,有天主和圣母陪伴,更有天主派来的神父探望、祈祷和行圣事,很心安。当我把消息转告给她的女儿时,女儿在电话中感动得忍不住哭出声音来。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我个人在疫情期间只有两条线——从教堂到医院,从医院到教堂。自疫情在当地暴发以来,医院服务我一直没有间断,特别是有感染患者病危时我定会去给行傅油圣事。走进感染区,甚至一进那栋楼,我内心特别紧张,虽然穿好了防护服,但是傅油时必须把油涂抹到手上和额上,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完全信赖天主,一切交托在天主手中,在这个时候我必须要去,因为灵魂贵于一切,这也是我一生的使命。同时,我也收到很多教友、朋友包括国内教友、朋友的短信问候和医院牧灵的安全、防护的需要,令我感动。当地政府派摩托车队,公安警车,急救车,还有直升机前往医院为所有医院工作人员鸣笛加油,感谢祝贺。并有牌子写着You are heroes!

问:当地教会在疫情期间为帮忙社会和教友,做了哪些努力和工作?

杨神父: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做,这样的事情从未经历过。慢慢地发现,教会可以在日常饮食上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例如面包、牛奶等,尤其是那些行动不方便的老人们,教会人员就直接给他们送过去。在医院里工作的一些教友,除了给一些感染者物质上的帮助,同时也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安抚。在牧灵方面,教友们有事可以电话联系神父,神父会在在电话里满足大家的灵性需要。

问:对个别人的歧视言论该如何应对?

杨神父:从个人和教会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疫情期间美国人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病毒来自中国”的信息,再加上两国文化的差异,很容易产生歧视的心理。

2、面对语言或肢体上的歧视,为了自身安全千万不要与他们正面冲突,以防不测,因为美国枪械泛滥。即使我们会很委屈,很气愤,也要记得“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

3、如果肢体伤害特别严重,可以拍照、记录,然后诉诸法庭,千万不要有过激行为,更不能做违法之事。

4、可以把这样的经历带到教会的华人团体分享。分享出来就是一种释放。同时发现不只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其他人也有这样的伤害,在同命相连的情形下,容易产生共鸣,彼此安慰。

5、从信仰的角度来说,只要人活着什么事都可能遇到,面对歧视,也是灵性上的一次修炼,在基督的爱内为他们献上祈祷,就如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当我们从心里去宽恕并为他们祈祷的时候,就会减轻受伤害的程度。同时也显示出了一位基督徒“大爱”的境界!生活了福音,见证了信仰。

6、从教会方面来讲,应该正确处理这种歧视行为,神长们应该鼓励和安抚受歧视的华人,正确看待“病毒来自中国”这种不切实际的说法。

问:您对这次疫情有怎样的感悟?

杨神父:透过这次疫情,让我感悟到生命贵于一切,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看到我们医院的两个医护人员的父母,仅在几天之内,两对父母因感染疫情丢下孩子们双双离世,而且临终前身边没有一个亲人陪伴,去世后不久,尸体很快就被处理掉了,实在可悲,见此状况,让我更懂得了“珍惜”。同时我体验到,在疫情中天主并没有抛弃我们,而是以不同的方式临在于我们的生命中。生命是天主白白赐予的礼物,信仰更是礼品中的经典,好好珍惜,医院牧灵职责就是让每一个接触到的生命在希望与爱中生活和离去。

在抗疫方面,美国一个州一个防控方式,每个医院也是自己管自己,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方式来防控疫情,这些都是导致疫情失控的原因,需要吸取这次的教训。而且,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防疫方法上,都要做好准备,以应对将来未知的天灾人祸。

问:您对中国天主教抗疫工作的印象?

杨神父:在中国疫情暴发期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关注抗疫的报道,看到中国天主教会在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向全国发起了筹款,并在国内外购买防疫物资,及时地支援武汉疫区,让我很感动。教友们为疫情的踊跃捐献令人称赞,彰显出了我们基督徒在国难时的一种担当和责任感。受其影响,我也想办法为祖国做些事情。

疫情期间医院里搭建的简易急救帐篷

相关内容:

特稿: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二)

特稿: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三)

特稿:美国神父谈新冠疫情及美国骚乱中的种族歧视 —— 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四)

特稿:旅美华人谈新冠疫情、美国骚乱、种族歧视——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五)

特稿:面对人生风雨,欣然接受挑战 ——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六)

本文标题:特稿:神长教友谈美国疫情(之一)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