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一位藏族修士追求真爱与信仰的心灵故事


2017-07-28 16:23:01 作者:阿旺 来源:《信德报》2017年7月9日,25期(总第729期)

    天地间的事情比你冥思苦想的要多!这是一段关于一位藏族修士的修道历程,一段超越生死、地域、年龄,追求真爱的真实故事。
    你想象不出一个藏民如何走进天主教堂,并且用唱山歌的嗓子吟唱赞美诗;你更想象不出,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藏族司铎、修女。
    当你用一种文化的眼光来看藏地这一片神圣的雪域高原时,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一个村庄里的天主教信徒和藏传佛教徒可以互相包容、互相尊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在藏地,这些现象并不罕见:一个家庭中,父母辈是天主教信徒,子女辈是藏传佛教信徒;甚至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女方是天主教信徒,男方则是藏传佛教信徒。而这在半个多世纪前,天主教徒约定俗成地不能与外教人通婚。现在宗教隔阂已经淡化,各宗教团体之间的包容性愈加明显。
    在这样一个宗教文化背景下,笔者的修道意愿萌芽了。
    “文革”结束后,藏地恢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从前有教堂的教友村落,陆续重启教堂,教友们自发捐资修建传教士坟墓。家父生前是当地教会的负责人,由于不识字,笔者进入初小之后,就在家父的耳提面命之下,协助记录教堂里的大小事项。
    在一次修建传教士墓碑的过程中,家父告诉我,当时天主教传入藏地初期,成为教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接受天主教信仰,就有可能触犯到农奴主的利益,或者挑起一个家族之中的矛盾,于是整个家庭就会发生莫名其妙的仇恨、伤害,甚至连血案也会一起到来。
    看着眼前安静的传教士坟墓,历史上曾经上演过的种种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久久陷入沉思……我默默地问自己,他们为什么愿意离开如此遥远的家乡,来到偏远贫穷的藏地,为这块土地付出所有,并以能够为藏人服务为荣?他们为什么愿意如此无私地付出生命?即然已经有人为了传播福音而付出了生命,为什么还是有新的传教士前赴后继地进入藏地?百思不得其解!这些问题让我陷入深思、祈祷……
    微风吹过,我听到了来自大地深处的先辈们的回答:爱和被爱!他们感觉到天主那无边界、包容万象的圣爱,所以,以忠诚一生的大爱为藏人提供人文关怀、医疗服务,以及基础教育等。他们藉此来回应天主那只知付出,不图回报的爱。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
    那一刻,我强烈地感觉到一种历史使命感。我想知道墓碑背后的故事,我想亲自去演绎那些令人神往的传奇。传教士们成了一堆黄土,但是,今天的藏人,还在传颂着他们的传奇,无论他们是不是基督徒。八、九十岁的老人,提及与他们生活过的传教士,就总是哭。想起他们的好,思念他们,藏民没有更好的表达,只会哭。离家远了,现在我知道了,思念生命中的故人,乃是一种挥之不去,伤感一生的乡愁。
    这些藏地传教士,于我素昧平生。然而,透过老人的泪帘,我看清了传教士们短暂的一生,赫然成了赞美、荣耀造物主的华美诗篇。他们远涉重洋而来,默默无闻地陪伴藏民,沐浴神恩。如今,家乡那些平和宽厚的康巴汉子、和谐相处的信仰团体,仿佛是向传教士允诺他们人性之中的美善已经被激活了。每一个传教士固然会离开这个世界,但是,爱与慈悲一定会蔓延下去……
    感念传教士的见证,爷爷、父亲他们每一个代人都忠诚地持守着自己的信仰。在藏地小村庄里长大的青年,自儿童时代开始,家中长辈即会教导我们要敬畏天主、谦逊善良。于是,在慈悲耶稣的圣心之爱中,我是传教士在藏地播下的一颗小小种子。
    虽然,家父这一生之中,信仰被他视若生命,并竭力守护。但是,当我告诉他,自己想成为一名传教士时,让他既高兴,又难舍。家父的这种矛盾心理体现在他送我到备修院的那天。我们在酒店休息的时候,家父以为我睡着了,大半夜,自己一个人默默地跪地祈祷。在祈祷中,他失声痛哭。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旧约中亚巴郎祭子的故事。当时爸爸何尝不正经历着亚巴郎一样的矛盾心理:既然天主召叫了儿子,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地慷慨交付。
    如今,爸爸已经在天上了。我时时恼恨自己没有勇气向爸爸表白那天晚上的感受:亲爱的爸爸,感谢您的慷慨交付,让我能够以在藏地服务的传教士为榜样,从藏地出发,向人类宣讲我们藏地人民所享受到的灵性祝福!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仰赖天主的恩宠,在大理、成都,以及台北,不同的地方学习神学的过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天主透过基督徒,非基督徒所传递给我的爱。在人性的光辉中,我日渐成长。在爱中,经历了诸多心灵考验过后,现在终于豁然开朗地必得为信仰交付所有,并获得了为恪守信仰所需要的力量和勇气。
    如今,从藏地出发的传教士,见证着今日藏地的宗教和谐以及我们世代所享有的超越种族、文化以及国度的爱。

本文标题:一位藏族修士追求真爱与信仰的心灵故事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