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写在母亲六十岁生日之际


2017-07-27 16:48:52 作者:刘仓 来源:《信德报》2017年7月2日,24期(总第728期)

    我的母亲生于1957年,今年阴历五月初二是她的六十周岁生日,为母亲写上一篇短文,来回顾和感恩母亲这大半生的生活经历与信仰历程。
    外公是堂口的会长,母亲从小便领洗入教,圣名玛达肋纳。母亲兄弟姐妹七人,她是家里最小的,从小受到了外祖父母的爱护与关怀,也受到姨妈舅舅们的照顾与陪伴。
    到了读书的年龄,母亲也和同龄人一样,背起书包去学堂,不过由于特殊的社会与家庭环境,母亲初小只读了两年,小小年纪的她便辍学回家,在家中劳动。由于母亲的性格内向,幼年时经常受大孩子的欺负,不过有姨妈们的呵护与陪伴,母亲的童年是幸福温暖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母亲与父亲,因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走在了一起,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教会也刚刚恢复自由,他们两人在天主的圣爱内共同建立了小家庭。结婚几年之后,经李笃安主教介绍(当时主教为公义会本堂神父),母亲和舅舅不惜辛劳,在当时交通极其不便的情况下,前往渭南华县,将六个月大的我抱养回来,是我的母亲和父亲又重新给了我一个家庭,让我在一个比较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
    为了新家庭母亲辛勤劳作,当时农村都在做砖,母亲便和父亲一起拉土、做砖坯、烧窑。夏天的雨水比较多,一下雨,母亲便急忙和父亲去盖砖坯,生怕被雨水浇坏。夏天天气非常热,砖窑里更是炙热难耐,但母亲依然坚持陪伴父亲烧窑,只为了给我这个儿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在田间地头,总少不了母亲那勤劳的身影。
    由于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我的童年便是在祖父母与父母亲的关心爱护下度过的,陪伴我最多的就是母亲。虽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母亲每天都给我喝羊奶,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幸福。母亲白天再劳累,晚上在炕上也会陪我玩,和我做游戏,让我在快乐中成长。每当我生病的时候,也是大人最揪心的时候,母亲和父亲便抱着我匆匆前往医院,无论白天或是在深夜。
    由于家里离教堂特别近,每天下午钟声响起,母亲便拉着年幼的我去参与弥撒,可以说我的信仰是母亲带给我的。
    父亲姐弟二人,姑姑出嫁后,家里就父母和祖父母。母亲非常孝顺,尽心侍奉着年老的祖父母,病榻前离不了母亲细心的照料,就这样,祖父母在幸福的时光中度过了晚年。在他们临终时,母亲一直陪伴在跟前,和教友们一起为他们祈祷,求天主赏赐老人善终。
    1999年,我正上小学六年级,正月初四,母亲突发疾病,被紧急送往闫良一四一医院,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母亲才基本康复,但身体已是大不如前,抵抗力下降。十年前,母亲更是患上了糖尿病,由于病情发展较快,五年前视力便开始下降,直到双目失明。最近几年,母亲便是在这样的病苦中生活,仅去年一年便先后六次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母亲玛达肋纳

    虽然近二十年来病痛一直缠绕着母亲,但她依然坚强,依然为家庭劳作着,即使双目失明之后,每次收回来的玉米,母亲也都会摸摸索索着去剥玉米。
    每次母亲病重入院,我都会为母亲献上一台平安弥撒,邀请神父到医院为母亲傅油,母亲也全心依靠天主,热切祈祷。出院之后,每天晚上母亲会在父亲的带领下,在圣像前诵念慈悲串经,恳求慈悲的主基督垂顾“玛达肋纳”。
    母亲已走过了六十个春秋,但饱受病苦折磨多年,在她六十岁生日时,我和媳妇及儿子,带着母亲想吃的肯德基,回老家为母亲过了一个简单的生日。由于父亲的脚也扭伤了,当天晚上我特意为父母亲献了一台平安弥撒,把父母的病痛以及整个的家庭都交托于天主手中,求主接纳,求主垂顾和照料。

本文标题:写在母亲六十岁生日之际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