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福音的种子遍地发芽
2005-10-23 10:23:10 作者:吴鲍思高 来源:信德报(第247期)
近几年,在沧州教区,福传已成为神长教友的普遍共识。特别令人称奇的是,过去一向被人视为忙碌的神父,如今成了福传的佼佼者,李光启神父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堂区主任,几年来在他的带动下,齐庄堂区工作搞得红红火火,特别是在福传和学习圣经方面,更是成绩显著。堂区有40多个堂口,圣堂7座。刚上任时,有2200多教友,随着福传工作的开展,教友增加了500多人,特别在最近二、三年内,增加了300多人。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他。
李神父说:向外福传,其实早就有这种认识,只是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怎样去做,苦于找不到一个突破口。教友们也建议:我们应该去福传。但到底怎么做呢?教友们自己也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方法,所以我们就开始探讨这个问题。2003年秋后,请了泊镇的十几个教友,有几位是新教友,办了7天的讲习会,一开始有50多人参加,后来听讲的人越来越多,人数最多时有200多人,影响力很大。由于讲课者的福传热情,特别是他们的信仰素质,感动了听讲的教友们,把教友们的心火带起来了。讲习会一结束,有的人在回家的路上,就开始了福传工作,真可谓立竿见影。从那以后,教友们倍受鼓舞,开始着手组织福传。教友们回到家,我就要求他们,福传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走出去,必须得走出去,真的去传。
我们的工作是一步步走过来的。第一步是抓会长,主要是发动会长去做,与他们建立关系,提高会长的素质,这方面的工作做的比较多,会长的作用比较大,到每个村子里后,就找会长,会长也找神父,有时召开会长座谈会,和他们谈话,了解堂口情况,有事情一起商量。最近两年,利用办班的方法,调动会长的积极性。最初由各村会长们组织,开始是参加讲习会的人员去传,后来不仅是他们,也带动了很多别的教友,其中有会长,有堂口骨干。甚至还有不经常进堂的教友,也一块出去,跟着祈祷呀,偶尔也讲几句,或者干脆就是陪别人,做伴去的。
李神父说,及时总结传教经验,对福传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他说,我们定期召开福传座谈会,分享福传体会。组织了两届这样的座谈会,先是在大堂里讲,有的时候和附近堂区联合举办培训班,这样气氛比较活跃,感染力也强,每个月开一次。参加人员大部分是参加过福传的,有些人虽然没参加过福传,因为是做见证,所以很多人自愿去听。也请一些其它堂区福传工作有成绩的人,来分享他们的经验,讲道的内容,成功的方法,怎样感动人,才能让人接受。
每个村庄情况不一样,有活动早的、有晚的。一方面鼓励,一方面让会长去组织,让他们感到一种使命,当会长不但是带领祈祷,不但是学习圣经,而且还要带领教友走出去。让教友们明白我们堂区今后的工作就是福传,让会长意识到组织福传就是自己的本分。最先走出去的,就是善会的人,善会会长起了很大的带头作用。堂区的善会,原来叫“亚纳会”,现更名为“玛利亚圣母传教会”,有150个人左右,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爱德福传,具体的就是去帮助人。比如:看望病人和孤寡老人,为没人照管的人做、洗衣服、被褥,过年过节到养老院、孤儿院去探访慰问。修桥补路,教友都能做到,大秋麦收上路的车辆多,农村又是土路,一下雨,容易压坏,教友们就去主动修路,这给教外人立了很好的榜样。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在信仰上感觉到充实,让教外人对教会产生好感。
对福传员进行必要的武装,是福传工作的前提。李神父介绍说:福传员首先需要有福传热情,明白教会道理,进行必要培训。福传员一般都是有选择的和搭配的,经常调换,比如今天到哪里,明天到哪里,都要有熟人带领,这样容易受到接纳。传教员出去不是2、3个人,而是6、7个人,让他们明白这是团体行为,而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大家要同心协力。这样虽然去的村子比较少,但效果却比较好。福传员自身有了变化,在福传工作中感觉到一种特别的喜乐,这种喜乐,是天主给的一种神乐,这种喜乐对于一些老教友来说也是一种促进,信仰生活的促进,并且也唤起了他们的福传意识,让别人看到他们的喜乐,感觉到传教不是痛苦,虽然辛劳但不困难,并且充满了神乐。
我还要求他们平时多注意学习,有时间到新教友家中做探访,虽然不能经常去,但隔一段时间就要去一次,我们称为“喂养”,就是对新教友进行培育,一方面是知识方面的培育,另一方面是信仰深度的培育,让他们活出一个基督徒的人生。
堂区现在有正式福传员七、八十人,经常下去福传,不经常下去的就不好统计了,因为现在堂区每一位教友都有福传意识,不论男女老幼,他们谈话经常涉及到福传这个主题,出去后和教外人很自然地谈到信仰。他们现在是以个人结合堂口,福传工作由会长安排,神父负责指导工作。
李神父曾经说过,争取在几年之内,消灭空白村。当记者问及现在是否还在提倡?李神父说:只要我还这里当本堂的话,10年之内一定消灭空白点,现在信教的村子差不多有一半多了,并且要在新教友当中培养传道员。新教友用的传教方式主要是见证,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很热心,信仰也比较坚固。
李神父谈及堂区的福传模范时说,如果按效果来讲,西韦庄做的最好,不论是会长还是教友,他们一年四季除了大秋麦收,福传工作基本上没有间断过,他们传的新教友大概有150多人,后来是新教友传新教友,效果也比较明显。
堂区内最有名的福传员当属王书清教友,家庭负担虽然重,且已经60多岁了,但每隔10多天,他准会骑摩托出去福传一次。他与一位新教友是很好的搭档———她是本地人,牵线搭桥。只要不太忙,她几乎天天出去,她信教不到一年半,已经帮助王书清传了100多教友了。
对外出福传的教友,神父主要是精神鼓励,有时间神父会陪伴他们。回来以后听一听他们的感受,有什么困难和需要。
李神父说,今后有必要在演讲口才特别是宣讲内容方面对福传员进行培训, 而堂区在前几年的着重点则是福传、礼仪改革、圣经学习等方面。
在祈祷方面,方式内容都进行了改革,祈祷用白话文,把自发祈祷加进去,压缩祈祷时间,加进唱歌和圣经分享。祈祷形式多样化,如用泰泽祈祷和圣体降福。至于弥撒中的祈祷,也要有一些改变,使之更适应教友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
在早晚课方面,弥撒当中鼓励教友带圣经,现在圣经在教友中的普及率基本上达到了一家一本,有的3本4本,现在有些教友晚上不看电视看圣经,大部分教友都读过一遍圣经。在堂里念晚课时读一段,规定每天念一段。进堂的时候每人带一本圣经,一本歌本,这是改革的一个方向、目标。
采访后的第二天,沧州教区调整了堂区,神父们也随之变动,李光启神父被调到新的堂区任本堂。我们祝愿李神父在新的堂区,去实现他的理想,并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