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我的信仰感悟


2014-08-13 14:22:55 作者:天马行空 来源:《信德报》2014年8月7日,29期(总第593期)

童年信仰记忆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因家庭之故,从小就是一名教友。那个年代我们村教堂被充公,作为大队编筐创收的场所。
    记得我参与的第一台弥撒是在大队的打谷场,神父做弥撒用拉丁文,我不明其意,在懵懂中感受着信仰。
    邻村的洞儿沟很有名气,是圣母显过圣迹的地方。宗教开放以后,每个主日都有神父举行弥撒,那时的我手里拿着母亲用碎布条缝制拼做的垫子,跟着大人,自觉不自觉地参加一台台弥撒,而我也在渐渐地长大 ……

少年信仰初探
    1983年,13岁的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初一第一学期,班主任老师与数学老师一块儿对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家访,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后来的我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学习一落千丈。在该学期冬季万米越野的比赛中,傻里傻气的我穿着背心裤衩(全校唯一一个)站立在凛冽的寒风之中,站立在比我高俩头的高年级学生当中,跑了个全校第二,轰动了整个联校。
    由此我进了校体队,每天进行跑步训练,晨训完毕疲惫不堪,再开始文化课的学习。一天,当我进入教室后,数学老师讲课声停止了,看着满不在乎的我,老师扬起了巴掌……我的数学成绩从此一落千丈,1986年中考我落榜了。
    交了十元钱的补习费,我又复读了。这时我的潜意识中忽然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每天在上学的路上都要画十字、念经,其实并不理解经文的含义,朴素的愿望就是为求天主保佑。 “求,必会得到”,全区两个省级中专的名额,我是其中之一,我被录取了。

青年信仰磨练
    1987年,17岁的我坐上火车去五百里外的城市求学。
    我安下心来真正开始加强对自身信仰的探索。使我开启信仰之门的第一本书是李建堂主教赠送给我的“信德”出版的《人性倾向与修养》,他在书的扉页给我题了一句话:“我们是世上的光,地上的盐”。这句话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后来我摘录了《天主教教义探讨》、《师主篇》中的许多名言,坚定了我的信仰。
    十八、九岁的懵懂青年善钟情。因着同一的信仰,我对邻村同上一所学校的学妹产生了好感,与她同校的三年时光,我们开学一起走,放假一起回,我没有向她表白过,却在行动中表现出对她爱的心迹。单纯的想法就是完成学业,水到渠成。可事与愿违,单相思的梦碎了,当时心灵上的创伤可想而知!

婚姻家庭
    1991年,我参加了工作,分配到了区属的一个小型的国营企业。梦想与现实太过遥远了,一个月收入不到一百元,要生活、要交朋友、要攒钱娶媳妇,为勉励自己尽快适应环境、尽快适应社会,我曾写下“拱猪”两字勉励自己。会打拱猪扑克牌的人都知道,有猪牌在手并不可怕,关键是想办法卖出去。
    在工作不顺心的三、四年中,我经历着找对象的折磨:由于信息失误,当我满头大汗骑自行车去三十里外相亲时,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见面的竟是同性;我曾差点犯下近亲结婚的错误——娶表姐为妻,因为表姐没有信仰而我想救她的灵魂……
    我一边寻找着,一边默默地为婚姻祈祷,最后经神父的牵线搭桥我娶到了与我同一信仰的妻子。如今,我的工作稳定,家庭美满。信仰,让我生活于幸福之中。

本文标题:我的信仰感悟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