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诸圣相通功与为亡者祈祷、献弥撒


2013-11-22 10:24:30 作者:John J. Dietzen /文 张维明/译 来源:《信德报》2013年11月14日,41期(总第558期)

    : 我想知道更多有关利用祈祷来帮助已去世亲人的事。许多其他的宗教相信,如果某人死了,为其祈祷为时已晚。圣经中在哪里可以找到支持我们为亡者祈祷的信仰根据?
    :自基督教初期开始,基督徒们就相信“诸圣相通功”,即与那些先我们而去的人,以及那些尚在尘世但生活在基督奥体中的人们是联合一体的。他们这样理解的含义是,他们为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奉献给天主的祈祷,都是适当和有效的,因为他们作为天主的子民都处在天主的慈爱之中。自教会初期几十年开始,真实的情形就是这样。但是,你在圣经中几乎找不到相关的根据。
    对基督徒这种优美传统的合法性,一些人已在圣经的一些字里行间,看到了暗示。如,在《玛加伯书》的附注中提到:“为亡者祈祷是神圣和有益心智的想法”(《玛加伯书》作为晚期正经之一,未纳入基督新教传统的圣经)。
    但是,基督徒对诸圣相通功以及与其有关的信仰,主要不是根据圣经。随着耶稣的言行在教会中逐渐地反映出来,以及这些事实如何影响基督徒的生活和祈祷方式,这种信仰是本能地接受来自圣神的启示。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也许有帮助,直到新教改革时,一些人才开始提出,只要圣经上有记载,基督徒的信仰和做法才可能是正当的。当今,多数基督新教教徒都已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是接近或理解基督信仰的正确方法。其实,声称只相信圣经记载的那些基督徒,实际上他们也相信圣经并未记载的许多事。
    在新约中从未记载耶稣写过什么(除了在发生被捉奸的妇女那件事时,耶稣在地上写字的记载),他也没有吩咐过门徒们去写什么。但是,根据耶稣明显的意向,某些事情被写入文字,并被教会视为规范,为基督徒的信仰和行为定下标准,这显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并非基督教的每一个真理都指望写入圣经著作中。教会理解圣经的方式是将它作为基督徒的“启示著作”,教会直到今天还是这样理解它。
    同理,我们相信诸圣相通功及为亡者祈祷也是如此。如果耶稣的复活对初期基督徒的信仰有什么启发,那就是在天堂和人世之间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天主的某些奥秘计划中,在永生与其预象之间,即与我们今世所分享的永生之间,有相互的沟通。
    假如不存在这种教会所理解的诸圣相通功,假如不承认我们能在祈祷中与先我们而去世的人相联合,那么,耶稣说过和做过的所有其他事情,他与初期基督徒的关系,以及他们所理解的与复活的主之间的亲密关系都将无任何意义。

    : 当某人去世,并已领受教会的所有礼仪,而且我们知道他/她已善度基督徒的一生,你认为还应为这亡者献弥撒吗?如果我们相信天主的仁爱,你认为我们还应年复一年地继续为他们献弥撒吗?
    :为亡者献弥撒有许多的理由。首先,与所有的祈祷一样,其意向可以是求天主对那个人的一生赐予降福与恩宠。天主是不受时间制约的。对天主来说,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现在时。我们在祈祷中是将自己放到永生的范围内。
    教会一直是这样做的。例如在葬礼中,或在某人去世多年后的周年礼仪中,我们的祈祷是恳求天主降福他,并赐给他一个神圣和平安的死亡。
    另一个理由是,我们所做的祈祷和其他善行能帮助亡者补赎他们死前所犯的罪过。这些究竟怎样在天主圣意内起作用,我们自然不知道。但这是有效和可靠的天主教信仰。
    最后,我们为自己至今所爱的人的一生,用弥撒和祈祷表示对天主的感激和赞美之情。许多人都坚信自己所爱的人已升天堂,已在天主和圣人们中间,甚至还请他们转求,但另一方面仍然为他们献弥撒。这些弥撒是信仰和希望的表达,是纪念和庆幸自己所爱的人在天上享永福的一种表达。

(摘自《天主教信仰与生活问答》,“信德”即将出版)

本文标题:诸圣相通功与为亡者祈祷、献弥撒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