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何光沪《新京报》受访谈信仰:宗教不是逃避问题 而是解决问题


2013-09-03 13:54:53 作者:李哈拿 来源:基督时报

    中国著名宗教哲学学者,并且以基督教神学研究称誉学界的何光沪教授近日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就宗教信仰对于未来宗教信仰趋势问题以及宗教当今时代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首先,何光沪教授谈到了自己与信仰的接触,小时候自己接触信仰,是从自己家附近有一个天主教堂开始,之后经历文革,教堂被毁,再后来经历下乡当知青。不过当时日子非常的苦,那时生活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而言。在这种情况下,他想到要跳出这个现实世界。如果不跳,你永远处在一个局限、封闭的世界里。
    何光沪教授对于宗教信仰的作用总结说:“宗教信仰就有这一种作用,对于个人,让你觉得我们所见的世界并不是全部,可以突破人的理性的局限。”
    对于当下,何光沪教授还指出,信仰有内在化、私人化趋势。
    何教授谈到,现在这个社会的危机,不仅仅是年轻人没有房住,成为房奴,暮气沉沉,也不仅仅是留守儿童问题、教育问题等等,最大的危机在于不公平。财富、资源这么多,若公平一点,人们就不会感到这么苦。
    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格尔上世纪60年代阐释过,他认为,全世界越来越世俗化,宗教也变得世俗化,意思是科学发达了,大家不再需要宗教信仰,宗教越来越没有“地盘”了,有信仰者逐渐减少了。
    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贝格尔这个说法符合西欧的情况,但不能涵盖全世界,比如俄罗斯、东欧一些国家,因为前苏联长期压制宗教,前苏联垮台后,宗教信仰在那里反而变得兴旺起来。除了俄罗斯、东欧国家,还有中东、北非、西亚等地区,也产生了一股“宗教热”。其实,中国的宗教领域现在同样处在兴旺阶段。“文革”时期,寺庙毁了,教堂毁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宗教开始兴旺起来,其中势头最好的是佛教、基督教。
    还有一个情况,是信仰的内在化、私人化,这个我们需要注意。也就是说,他有宗教信仰,但不去教堂,不做礼拜,不需要宗教仪式。对此,英国一个社会学家把这一现象阐述为“believing without belonging”,意思是有信仰,但不属于某个教会。礼拜的时间段,你去欧洲的海边、电影院一些好玩的地方采访,问别人有没有宗教信仰,得到的答复可能大多是肯定的。这时候,宗教得益于它深沉的文化影响,变成了欧洲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宗教不是逃避问题 是解决问题
    而对于信仰当今时代的作用,何光沪教授也谈到,现在年轻人在城市里生活,成为房奴,无法真正立足,又回不到故乡,身心焦躁,要安放身心,很难,太难了。这是时代的普遍现象。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超出个人来看,尽管超出个人,并不能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但是当你为这些事情去呼吁、奔走的时候,当这样做的人越来越多,来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事情就会发生改变,你也会感到生活的意义。
    而要“超出”,超出个人,超出现实世界,宗教就是这样一个出口,它就是要超出个人的生活范围、认识范围去看问题。在宗教领域,我们要超出这个现实世界,这看起来虚无、缥缈、不实,但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让人超越自己。这个“超出”,不是逃避,恰巧是要去解决问题,是有一个更广大的视野、胸怀、力量的支持。

本文标题:何光沪《新京报》受访谈信仰:宗教不是逃避问题 而是解决问题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