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比高山更伟大
2003-03-10 14:21:31 来源:信德报(第178期)
前一段时间,应山西大同孟维新教授之邀去诊病,终于有机会顺路回故乡探亲。
阔别十八载,离开故乡的时候不过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黄毛小丫头,而今返回故里时却早已是一个大女孩,其间的情愫又怎能以片言只语形容得出!
踏入朔州市,就仿佛一脚踏入了十八年前的梦。
建于明朝斑驳沧桑的古城墙依旧凝重沉厚,城外那片茂密的树林依旧黄叶翻飞。
回到村子里,曾经就读的小学校门依旧,故居依旧,院中那株老枣树依旧,门前的那座小土丘依旧。故乡仍是儿时的故乡呵,只是我已不再是儿时的我!
走在郊外浓浓的秋色里,想起了一代才子崔护徘徊在都城南庄桃树下吟咏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想起了绝代词人李后主在狱中挥毫写下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寻访儿时玩伴,探问故里亲人,拜谒教会墓地,看望年事已高的老主教老神父们,与年轻神父们畅谈信仰、人生及教会前景,自是有许多值得写出来与大家共享的东西,然而最令我难忘的却远不止于此。
记得临走时去村里的天主堂告别柴彬老神父。老人家虽已年过八十,但仍精神矍铄。想到这一别不觉已是十八年,不知下次返回故里又是何年何月,亦不知再次回乡是否能看到这些我所崇敬的老神父们,便想问他老人家要张相片。
因此,在话别时,我故作调皮地说:“神父,我要走了,您可得送我一样东西啊!”
其实,在他老人家眼中,我真的只是一个小孩。
于是,神父拉开抽屉,取出了一只弥猴桃,诙谐地说:“送你这个吧,你身体不好,这东西很有营养的。”
我连忙摇头:“神父,我不要这个,我想要一张您的照片。”
想不到老神父说:“我没有什么相片,我这个人不爱照相。”
“真的吗?”我以为这是神父不想把自己的照片送人的托辞。“您好好找一找,反正啊,您得送我张相片。”
于是,老神父从椅子里站起来,开始翻书架上一本一本的书,以期能从书里找到一张照片送我。
可是,结果令我失望至极,最终他都没有找到。
这件事真的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虽说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看到了他老人家内心深处闪烁着的光芒。
他那么深切地明白自己的地位,明白人生的终极与意义!
他不曾自塑为菩提。
他正如若翰,并不煊赫与声张,而是把除免世罪者指给人看。他老人家所有的作为都是以此为目的的,愿意“流芳百世”的心态在他老人家的灵魂深处是无法觅到踪影的。他的目光并不注视自己,而只注视以爱来吸引他的那一位。因此,他老人家不留什么相片于后人,这是一种心境的自然流露。也正是此种心境,使他能够在那些曾经混淆黑白、人人自危的岁月里,身陷囹圄而以恬淡宁静的心态安然走过——这是一个活的见证,也是天主之爱的真实印证。
柴神父曾在大同任中学英语教师,后又任山西神哲学院副院长,一生可谓桃李满天下,我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有什么著述以遗后人,可我深切地体会到,他老人家本身便已是一本著述。
当我由姑姑陪同,去沙塄河堂院看望八十多岁的刘淑兰老贞女时,姑姑在一旁介绍说:“刘姑,这是我的侄女,她一定要来看看您。”刘姑半开玩笑地说:“人们都说,‘宁跟墙头坐,不和老人坐’,老人又唠叨又难缠,怎么你反倒愿意和老人坐一坐呢?”我笑而不答。
事实上,我是怀着怎样崇敬的心情来拜望这些曾经历尽苦难却仍赤心不改的老人呵!我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比“崇敬”更好的文字来表达我的心情。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的,他们本身便已是一部著述。在他们身上,我看不到斤斤计较及年轻人的那种急功近利的锐气,有的只是博大的胸怀与谦和的心境,让我从他们的举手投足之间看到天主真的在这些老人内生活,并带给他们属神的平安与喜乐这一事实。
也许,没有这些前辈们在那峥嵘岁月里坚持信仰、在那千里冰封的冬季高擎燃烧的火种,便不会有今天整个教会的蓬勃与兴旺。
作为今日教会的老前辈们,他们不居功自傲,不摆资格,只是默默地发散着光与热。走在人群中,他们仅是一个个极其普通的老者,但事实上,他们的生活是那么地不平凡,在他们身上折射出天主之爱的光芒。正如洗者若翰,他深深地明白自己的价值就在于植根在天主内,就在于将除免世罪者指给人看。因此,当门徒们近乎崇拜地问他是否默西亚时,他却让他们到耶稣那里去,并声言自己不配为耶稣系鞋带。正如我在前面所言,他们不曾自塑为菩提。
历尽风雨沧桑,仍旧执着于信靠着的那一位爱者,“温不增华,寒不改叶”的精神那么完整地凸现在他们的整个生活中。
北宋的陆九渊早已经说过的:平地比高山更伟大。
我分明看见,这些承受了生命的苦涩与痛楚的跨越了一个世纪的老人们已站在了一块比高山更阔大的平地上。那里是今天中国的所谓基督信徒几无企及的信仰净土。所谓净土,我以为不应当是“束之高阁”的那一种境界。
平地,才是生命与创造活力、风采风格的本源,平地端着高山,平地是高山的下的座盘。那里有更多真实的人生,因此,含着永恒之美,见证着万死而不悔的信仰人生。(蔚玛利亚)
阔别十八载,离开故乡的时候不过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黄毛小丫头,而今返回故里时却早已是一个大女孩,其间的情愫又怎能以片言只语形容得出!
踏入朔州市,就仿佛一脚踏入了十八年前的梦。
建于明朝斑驳沧桑的古城墙依旧凝重沉厚,城外那片茂密的树林依旧黄叶翻飞。
回到村子里,曾经就读的小学校门依旧,故居依旧,院中那株老枣树依旧,门前的那座小土丘依旧。故乡仍是儿时的故乡呵,只是我已不再是儿时的我!
走在郊外浓浓的秋色里,想起了一代才子崔护徘徊在都城南庄桃树下吟咏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想起了绝代词人李后主在狱中挥毫写下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寻访儿时玩伴,探问故里亲人,拜谒教会墓地,看望年事已高的老主教老神父们,与年轻神父们畅谈信仰、人生及教会前景,自是有许多值得写出来与大家共享的东西,然而最令我难忘的却远不止于此。
记得临走时去村里的天主堂告别柴彬老神父。老人家虽已年过八十,但仍精神矍铄。想到这一别不觉已是十八年,不知下次返回故里又是何年何月,亦不知再次回乡是否能看到这些我所崇敬的老神父们,便想问他老人家要张相片。
因此,在话别时,我故作调皮地说:“神父,我要走了,您可得送我一样东西啊!”
其实,在他老人家眼中,我真的只是一个小孩。
于是,神父拉开抽屉,取出了一只弥猴桃,诙谐地说:“送你这个吧,你身体不好,这东西很有营养的。”
我连忙摇头:“神父,我不要这个,我想要一张您的照片。”
想不到老神父说:“我没有什么相片,我这个人不爱照相。”
“真的吗?”我以为这是神父不想把自己的照片送人的托辞。“您好好找一找,反正啊,您得送我张相片。”
于是,老神父从椅子里站起来,开始翻书架上一本一本的书,以期能从书里找到一张照片送我。
可是,结果令我失望至极,最终他都没有找到。
这件事真的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虽说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我看到了他老人家内心深处闪烁着的光芒。
他那么深切地明白自己的地位,明白人生的终极与意义!
他不曾自塑为菩提。
他正如若翰,并不煊赫与声张,而是把除免世罪者指给人看。他老人家所有的作为都是以此为目的的,愿意“流芳百世”的心态在他老人家的灵魂深处是无法觅到踪影的。他的目光并不注视自己,而只注视以爱来吸引他的那一位。因此,他老人家不留什么相片于后人,这是一种心境的自然流露。也正是此种心境,使他能够在那些曾经混淆黑白、人人自危的岁月里,身陷囹圄而以恬淡宁静的心态安然走过——这是一个活的见证,也是天主之爱的真实印证。
柴神父曾在大同任中学英语教师,后又任山西神哲学院副院长,一生可谓桃李满天下,我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有什么著述以遗后人,可我深切地体会到,他老人家本身便已是一本著述。
当我由姑姑陪同,去沙塄河堂院看望八十多岁的刘淑兰老贞女时,姑姑在一旁介绍说:“刘姑,这是我的侄女,她一定要来看看您。”刘姑半开玩笑地说:“人们都说,‘宁跟墙头坐,不和老人坐’,老人又唠叨又难缠,怎么你反倒愿意和老人坐一坐呢?”我笑而不答。
事实上,我是怀着怎样崇敬的心情来拜望这些曾经历尽苦难却仍赤心不改的老人呵!我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比“崇敬”更好的文字来表达我的心情。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的,他们本身便已是一部著述。在他们身上,我看不到斤斤计较及年轻人的那种急功近利的锐气,有的只是博大的胸怀与谦和的心境,让我从他们的举手投足之间看到天主真的在这些老人内生活,并带给他们属神的平安与喜乐这一事实。
也许,没有这些前辈们在那峥嵘岁月里坚持信仰、在那千里冰封的冬季高擎燃烧的火种,便不会有今天整个教会的蓬勃与兴旺。
作为今日教会的老前辈们,他们不居功自傲,不摆资格,只是默默地发散着光与热。走在人群中,他们仅是一个个极其普通的老者,但事实上,他们的生活是那么地不平凡,在他们身上折射出天主之爱的光芒。正如洗者若翰,他深深地明白自己的价值就在于植根在天主内,就在于将除免世罪者指给人看。因此,当门徒们近乎崇拜地问他是否默西亚时,他却让他们到耶稣那里去,并声言自己不配为耶稣系鞋带。正如我在前面所言,他们不曾自塑为菩提。
历尽风雨沧桑,仍旧执着于信靠着的那一位爱者,“温不增华,寒不改叶”的精神那么完整地凸现在他们的整个生活中。
北宋的陆九渊早已经说过的:平地比高山更伟大。
我分明看见,这些承受了生命的苦涩与痛楚的跨越了一个世纪的老人们已站在了一块比高山更阔大的平地上。那里是今天中国的所谓基督信徒几无企及的信仰净土。所谓净土,我以为不应当是“束之高阁”的那一种境界。
平地,才是生命与创造活力、风采风格的本源,平地端着高山,平地是高山的下的座盘。那里有更多真实的人生,因此,含着永恒之美,见证着万死而不悔的信仰人生。(蔚玛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