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不要让人看见


2013-01-05 10:25:42 作者:张公显 来源:《信德报》2013年1月3日,1期(总第518期)

    为了让我们在施舍、祈祷、守斋时避免虚荣的危害,主耶稣曾在山中圣训时作了特别的强调:“你们要小心,不可在人前行你们的仁义,故意引人注意;不然,你们在天父前就没有赏报了”。同时他还逐一列举了施舍、祈祷、守斋的“最佳方案”——“你施舍时,不要让左手知道你右手所做的,好使你的施舍隐而不露”“你祈祷时,要进入你的内室,关上门,向你在暗中的父祈祷”;“你守斋时,要用油抹你的头,要洗你的脸,不要让人看出你在守斋”(玛6:1-18)。因为这些都是耶稣的圣训,所以我们都该引起重视而在生活中实践。
    按理说,祈祷、守斋、施舍都是好事、善事,应当让人知道才对,况且耶稣此前也曾说过:“你们的光也应当照耀在人前,好让他们见到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玛5:16)。那又为什么让我们在祈祷守斋施舍时要“隐而不露”、“进入内室”、“不要让人看见”呢?这正是耶稣所强调的中心,因为他早已看见当时一些人的劣行,借着有形可见的“善工”哗众取宠贪图虚荣,所以才“针锋相对”地予以纠正。他义正词严地称他们为“伪君子”,指出他们的毛病就在于“故意引人注目”(玛6:1),“为受人们的赞扬”(玛6:3),并不是真心为爱天主,因此便用近乎“矫枉过正”的措施让我们引以为戒而百倍警惕以免重蹈覆辙。因为任何“丰功伟业”都会被非常强烈的虚荣心所吞噬、所毁坏而“前功尽弃”、“诸德尽丧”。当然,这只是指心灵状态而言,因为,虚荣与骄傲乃是孪生兄弟,常会以“喧宾夺主”的形式让人称赞自己而“偷窃”天主的光荣。
    由此联想社会上一些捐赠场面,总是对着镜头、排着队进行,有的还故意将数张百元大钞用手分开投进捐款箱,让别人“欣赏”他的“善心”“爱心”,谁能说这不是潜在的虚荣心在作祟?一些人说不准也是碍于面子,并非出于心甘情愿,人家都捐、自己怎能例外?人家都捐那么多,自己又怎能“输给别人”?有的企业家在捐赠前,总是先要轰轰烈烈地造势,结果却会以“雷声大雨点小”的状况而结束。曾有媒体披露,一位“慈善家”在给某学校捐赠图书时,竟让孩子们在雨中等了大半天……类似现象,时有所闻,难道不是“虚荣”惹的祸!
    虚荣心特别强的人,常会不自觉地渗入自私、虚伪、欺诈等因素,这与谦虚谨慎,光明磊落,不图虚名等美德是格格不入的。有虚荣心的人为了称赞表扬才去做好事,对待称赞表扬也会沾沾自喜,甚至于不惜弄虚作假、“偷梁换柱”“巧夺天工”,让人看重自己超过天主。曾有人说:“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会围绕虚荣心而产生”。所以耶稣便以他天主子的犀利目光,意识到虚荣对人所能造成的毒害,因此便用非常严厉的语气让我们提高警惕,防止虚荣所能产生的罪恶,而把一切善行的重点,放在天主一面,凡事为爱天主而“纯心”去做,丝毫也不考虑自己的名誉、荣耀或现世的酬报,坚信主对我们的所作所为点点滴滴都明察秋毫,只希望从他那儿获得“奖赏”。
    明末清初教育家朱柏庐先生在其《治家格言》中也曾说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这也与耶稣的观点不谋而合,但耶稣对此强调得更为激烈,不仅不要人在善行前面“吹号”、“故意”炫耀,竟然还要让“左手不知道右手所做的”。这显然是不可能的,由此足以看出耶稣对虚荣伪善的痛恨,和他对我们远离虚伪造作、不断追求纯善真德、只让天父喜欢的良苦用心。我们又怎能不按他的圣训、尽心竭力克除虚荣、“隐而不露”地施舍哀矜救济、“秘而不宣”地祈祷守斋克己,“悄悄地”、“暗暗地”、“默默无闻”地去做天主所喜欢的“善工”呢?

本文标题:不要让人看见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