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弥撒礼仪的探讨
2012-05-16 09:47:28 作者:良德 来源:《信德报》2012年5月10日,第17期(总第488期)
弥撒中不可滥用投影仪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堂里使用了现代化的数字产品投影仪。很多的神父把弥撒的内容及弥撒中要唱的歌曲全部做成幻灯片,让所有的教友都能看到读经、福音以及整个弥撒礼仪的流程,方便了大家更好地参与弥撒。但却有不少的教友对此十分反感,认为这些投影仪的使用将自己的视线由祭台转向屏幕。笔者本人有这样的经验:一次在某一堂区帮助本堂神父过瞻礼,因为修女在操作电脑,教友在屏幕上看到的是感恩经第二式,而我用的是感恩经第三式,后来教友问我,是不是做弥撒分心而念错了,我真的无言。
因为投影仪的使用是一个新兴事物,我们在弥撒总论或其他官方文献无法直接找到根据,是否可在弥撒中使用。但我们在梵二文献中读到:“礼仪是教会行动所趋向的顶峰,同时也是教会一切力量的泉源”,人在礼仪中与基督相遇,而礼仪宪章指出:“基督时时临在于教会内,尤其是在神圣礼仪的庆祝中,这种临在特别以四种方式呈现出来:在信友的聚会中,在司铎身上,在圣言中,尤其是在圣体中”(礼仪7#)。这四种临在方式就如同基督在我们中间的四种行动一样。在《弥撒经书总论》中,教会告诉我们:礼仪主要是为敬礼天主,在礼仪中,天主向他的子民讲话,基督仍在宣布福音(总论33#)。因此,当读经员在宣读圣经或执事宣读福音时,实是天主向教友讲话,而因着投影仪的进入教堂,教友的眼球都被吸引到屏幕上,而忘记了读经台上的读经员及执事或神父。司铎代表基督主持弥撒祭献天主,而教友却因为屏幕上的图片而将视线从司铎身上转移。同样的,在祭台上,基督将自己联同我们教友一起奉献给天父,而教友的视线却聚焦在幻灯片的动画中,尤其是神父成圣体圣血时,当神父举起圣体时,那屏幕上同时出现了基督本人的图像,以表示基督真的临在于此刻,但人们却真正地忽视了神父手中的真正的基督圣体。
再者,参与弥撒不是看电影,我们不可用电影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教友进堂参与弥撒。因为这种方式已失去了弥撒圣祭的本来意义与价值。当然,我们不是完全反对在教堂里使用投影仪,而是提醒大家适可而止,不要在神圣的弥撒圣祭中滥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比如,我们可以将歌曲与歌词放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咏唱赞美天主。但就我本人的观点:反对将读经、福音、感恩经及弥撒经文全放在屏幕上,因为这不但不能让教友全心身投入弥撒圣祭中,反而引导他们偏离弥撒的真义,在弥撒圣祭中无法与基督相遇。
弥撒中慎用舞蹈
现代人为了活跃弥撒的气氛,常常在弥撒中加进一些舞蹈,这样让礼仪更具有吸引力。我们在前面已提及这个现象,这里我们专门将之列出来,因为此现象越来越严重。教友们也搞不清楚这是梵二后礼仪改革的弥撒还是神父自己的革新。于是,为澄清此现象,我们特别引用教宗本笃十六的著作《礼仪之精神》。
他说:“舞蹈不是基督徒礼仪的表达形式。大约在三世纪,在诺斯底士主义范围内曾试图将之引入基督徒礼仪中。为他们来说,被钉十字架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苦难之前基督已经脱离了身体;事实上他没有自己的身体;舞蹈可以代替礼仪中十字架的位置,因为这一切之后,十字架也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不同宗教中的文化性舞蹈有多种目的:避邪、魔术或者神秘,这些形象中没有任何一个属于‘话语的祭献’的礼仪内在指向。所做的完全是荒唐,试图使礼仪更具有吸引力,所以就滑稽的将舞蹈引入礼仪中。如果可能,甚至由专业舞蹈人员来跳,经常是以掌声来结束。”他接着说到,当在礼仪中对人的工作鼓掌,完全失去礼仪本质的一个清楚的记号,礼仪被一种宗教形式的娱乐所代替。
这种吸引力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因为这样的吸引力来自艺术,艺术本身就可以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如果今天还有许多教友喜欢这类有“吸引力”的弥撒,他们不是被天主的爱所吸引,而是被人间艺术所吸引。但事实上,我们允许基督在礼仪中行动,无论基督在主祭身上、在圣言中、在圣体中的临在,都是他吸引着教友与他一起祭献天父。让基督更吸引我们走向天父台前。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堂里使用了现代化的数字产品投影仪。很多的神父把弥撒的内容及弥撒中要唱的歌曲全部做成幻灯片,让所有的教友都能看到读经、福音以及整个弥撒礼仪的流程,方便了大家更好地参与弥撒。但却有不少的教友对此十分反感,认为这些投影仪的使用将自己的视线由祭台转向屏幕。笔者本人有这样的经验:一次在某一堂区帮助本堂神父过瞻礼,因为修女在操作电脑,教友在屏幕上看到的是感恩经第二式,而我用的是感恩经第三式,后来教友问我,是不是做弥撒分心而念错了,我真的无言。
因为投影仪的使用是一个新兴事物,我们在弥撒总论或其他官方文献无法直接找到根据,是否可在弥撒中使用。但我们在梵二文献中读到:“礼仪是教会行动所趋向的顶峰,同时也是教会一切力量的泉源”,人在礼仪中与基督相遇,而礼仪宪章指出:“基督时时临在于教会内,尤其是在神圣礼仪的庆祝中,这种临在特别以四种方式呈现出来:在信友的聚会中,在司铎身上,在圣言中,尤其是在圣体中”(礼仪7#)。这四种临在方式就如同基督在我们中间的四种行动一样。在《弥撒经书总论》中,教会告诉我们:礼仪主要是为敬礼天主,在礼仪中,天主向他的子民讲话,基督仍在宣布福音(总论33#)。因此,当读经员在宣读圣经或执事宣读福音时,实是天主向教友讲话,而因着投影仪的进入教堂,教友的眼球都被吸引到屏幕上,而忘记了读经台上的读经员及执事或神父。司铎代表基督主持弥撒祭献天主,而教友却因为屏幕上的图片而将视线从司铎身上转移。同样的,在祭台上,基督将自己联同我们教友一起奉献给天父,而教友的视线却聚焦在幻灯片的动画中,尤其是神父成圣体圣血时,当神父举起圣体时,那屏幕上同时出现了基督本人的图像,以表示基督真的临在于此刻,但人们却真正地忽视了神父手中的真正的基督圣体。
再者,参与弥撒不是看电影,我们不可用电影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教友进堂参与弥撒。因为这种方式已失去了弥撒圣祭的本来意义与价值。当然,我们不是完全反对在教堂里使用投影仪,而是提醒大家适可而止,不要在神圣的弥撒圣祭中滥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比如,我们可以将歌曲与歌词放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咏唱赞美天主。但就我本人的观点:反对将读经、福音、感恩经及弥撒经文全放在屏幕上,因为这不但不能让教友全心身投入弥撒圣祭中,反而引导他们偏离弥撒的真义,在弥撒圣祭中无法与基督相遇。
弥撒中慎用舞蹈
现代人为了活跃弥撒的气氛,常常在弥撒中加进一些舞蹈,这样让礼仪更具有吸引力。我们在前面已提及这个现象,这里我们专门将之列出来,因为此现象越来越严重。教友们也搞不清楚这是梵二后礼仪改革的弥撒还是神父自己的革新。于是,为澄清此现象,我们特别引用教宗本笃十六的著作《礼仪之精神》。
他说:“舞蹈不是基督徒礼仪的表达形式。大约在三世纪,在诺斯底士主义范围内曾试图将之引入基督徒礼仪中。为他们来说,被钉十字架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苦难之前基督已经脱离了身体;事实上他没有自己的身体;舞蹈可以代替礼仪中十字架的位置,因为这一切之后,十字架也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不同宗教中的文化性舞蹈有多种目的:避邪、魔术或者神秘,这些形象中没有任何一个属于‘话语的祭献’的礼仪内在指向。所做的完全是荒唐,试图使礼仪更具有吸引力,所以就滑稽的将舞蹈引入礼仪中。如果可能,甚至由专业舞蹈人员来跳,经常是以掌声来结束。”他接着说到,当在礼仪中对人的工作鼓掌,完全失去礼仪本质的一个清楚的记号,礼仪被一种宗教形式的娱乐所代替。
这种吸引力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因为这样的吸引力来自艺术,艺术本身就可以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如果今天还有许多教友喜欢这类有“吸引力”的弥撒,他们不是被天主的爱所吸引,而是被人间艺术所吸引。但事实上,我们允许基督在礼仪中行动,无论基督在主祭身上、在圣言中、在圣体中的临在,都是他吸引着教友与他一起祭献天父。让基督更吸引我们走向天父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