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历史给明朝的最后一个机会(中)
2011-04-03 11:06:35 作者:彭勇 来源:《信德报》2011年3月10日,8期(总第439期)
徐光启到北京后,先在翰林院打了个前哨,接着就到礼部上任了。从万历、泰昌、天启到崇祯,皇帝不停地换,他的官做得也 不大顺,三起三落,可是信仰天主的技术型官员徐光启,只要在任上,就没那么多酸文假醋,他卷起袖子埋头实干。他的宗旨就一条:关心国计民生。办法呢?农业和防务,两手抓。他一边读兵书练武艺,引进和仿制红夷大炮,训练火器营,加强京师的戒备和操练;一边忙着兴修水利和技术发明,在天津开辟水田,改革军屯,推广高产作物。这些技术上的事情,一点也难不倒他,水文、地理、测绘、武器制造等“旁门左道”的西洋技术,终于派上用场了。虽说这些对奄奄一息的明朝不可能妙手回春,但至少对百姓的生活、军队的防务,还是颇有益处。
而徐光启主政的最大成就,应该是编写《崇祯历书》。
由于钦天监(明朝官署名,掌管观察天文、制定历法)推算日食不准,崇祯皇帝召回了已退休的三朝旧臣徐光启,要他主持历法改革。70岁的徐光启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各种测量与编制工作中,他的国际友人汤若望和邓玉函也加入其中,一大批年轻官员担任助手。由于专心过度,徐光启还不慎从观象台上摔下来,腰部受了伤。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这部用西方天体理论指导的历书,终于完成了。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国家已风雨飘摇,召回一个重臣,仅仅是为一部历书,而这部既不能打仗又不能救民的历书,竟成了徐光启的政绩,莫非朝政已本末倒置?
原来,天文历法在中国传统政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无论崇祯还是徐光启,都是把它当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看待的。因此,历书编好后,崇祯皇帝让大臣们充分商议,直到1644年明朝灭亡之前才颁行天下。清朝入主中原后,顺治皇帝也认为这部历书非常好,直接改名为《西洋新法历书》,照样颁行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天主教的清规戒律还很好地约束了徐光启的“官德”,当他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的显赫身份去世时,家属整理他的卧具,发现了一床破烂的褥子,原因是他生前用的暖壶漏水,久而久之,把褥子沤烂了……
一切从甘薯开始
徐光启本质上就是个科学天才。
算算看,19岁中秀才,35岁中举人,42岁中进士,他这前前后后为科考忙乎了多长时间啊!但是,漫长的赶考岁月、繁忙的行政工作,都没有影响到他的科研事业,《农政全书》如期出版,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应该说,这得益于他的童年以及他的传教士朋友。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徐光启,从小就尝过耕织的辛劳,他经常下地帮助父亲做农活,还向别的老农学技术,给棉花结顶打杈,产量比原来增加不少。小小童心,颇受鼓舞,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已然萌发。后来遇上了利玛窦,他又深切体会到西方科技对富国强兵的积极意义,于是放弃了诗词歌赋,重拾童年爱好,在天文地理、水利测绘等领域,一点即通,自由穿行。(待续)
孙利宁摘自《读者》2010年19期
而徐光启主政的最大成就,应该是编写《崇祯历书》。
由于钦天监(明朝官署名,掌管观察天文、制定历法)推算日食不准,崇祯皇帝召回了已退休的三朝旧臣徐光启,要他主持历法改革。70岁的徐光启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各种测量与编制工作中,他的国际友人汤若望和邓玉函也加入其中,一大批年轻官员担任助手。由于专心过度,徐光启还不慎从观象台上摔下来,腰部受了伤。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这部用西方天体理论指导的历书,终于完成了。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国家已风雨飘摇,召回一个重臣,仅仅是为一部历书,而这部既不能打仗又不能救民的历书,竟成了徐光启的政绩,莫非朝政已本末倒置?
原来,天文历法在中国传统政治中,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无论崇祯还是徐光启,都是把它当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看待的。因此,历书编好后,崇祯皇帝让大臣们充分商议,直到1644年明朝灭亡之前才颁行天下。清朝入主中原后,顺治皇帝也认为这部历书非常好,直接改名为《西洋新法历书》,照样颁行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天主教的清规戒律还很好地约束了徐光启的“官德”,当他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的显赫身份去世时,家属整理他的卧具,发现了一床破烂的褥子,原因是他生前用的暖壶漏水,久而久之,把褥子沤烂了……
一切从甘薯开始
徐光启本质上就是个科学天才。
算算看,19岁中秀才,35岁中举人,42岁中进士,他这前前后后为科考忙乎了多长时间啊!但是,漫长的赶考岁月、繁忙的行政工作,都没有影响到他的科研事业,《农政全书》如期出版,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
应该说,这得益于他的童年以及他的传教士朋友。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徐光启,从小就尝过耕织的辛劳,他经常下地帮助父亲做农活,还向别的老农学技术,给棉花结顶打杈,产量比原来增加不少。小小童心,颇受鼓舞,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已然萌发。后来遇上了利玛窦,他又深切体会到西方科技对富国强兵的积极意义,于是放弃了诗词歌赋,重拾童年爱好,在天文地理、水利测绘等领域,一点即通,自由穿行。(待续)
孙利宁摘自《读者》2010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