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第一人郑玛诺
2010-06-12 10:26:48 来源:《信德报》2010年6月1日,16期(总第411期)
说到出洋留学,史学界通常称容闳为第一人,从对历史的影响看容闳当之无愧。鲜为人知的是,早于容闳200年,中国就有了第一位出洋留学生,此人就是澳门教会首位中国司铎——郑玛诺。
郑玛诺,号惟信,圣名Manuel de Sequeira,广东香山县人,1633年(或1635年)生于澳门。郑玛诺出生时,葡萄牙人已入居澳门80年,澳门已从小渔村变成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著名港口。福音在澳门广传,不少中国人纷纷归入主的名下。郑玛诺的父亲为虔诚的天主教徒,圣名安多尼,他与有“安南使徒”之称的法国人陆德神父往来密切。郑玛诺在陆德带领下进入教会。陆德对郑玛诺非常关爱,他常在日记中称其为“我的中国小孩”或“小玛诺”。郑玛诺在领洗后进入澳门教会学校学习,由于成绩优异,深受西教士赏识。1645年,澳门教区正拟设中国神职人员,陆德神父提议率领中国及安南北圻、南圻少年各一人赴罗马深造。12岁的郑玛诺被教会选中,随陆德神父赴罗马深造。
当年12月20日,他们从澳门乘船前往罗马。次年1月14日,到达麻六甲(今马六甲),船随即遭到荷兰人掳掠,他们被荷兰人押送到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监禁。三个月后他们获释,再次西行。船经过印度洋,来到印度果阿。他们离船登岸,经波斯到达亚美尼亚。郑玛诺在亚美尼亚某修道院灵修6个月,因他极富语言天才,很快学会当地语言,与当地人谈吐无异。经过土耳其时,郑玛诺被当成鞑靼人遭到拘押,因其流利的亚美尼亚语而被释放。
历经5年的艰苦跋涉,郑玛诺终于到达罗马。他入读耶稣会主办的圣安德肋学院,以1年10个月的时间,完成欧洲中学生4年内的全部课程。1653年加入耶稣会,并转入罗马公学学习修辞学、逻辑学、物理、化学、音乐和希腊语等多门课程。毕业后居留罗马,教授拉丁文和希腊文法与文学。中国人在罗马著名的学校中教授希腊文学,在历史上,尚无先例,此举给中国人赢得声誉。1660年,郑玛诺继续攻读神学,1662年4月在葡萄牙候船期间曾到哥因勃拉大学就读。在欧洲期间,郑玛诺晋铎,成为神父。1666年4月,在受到葡王召见后,和其他14位传教士自里斯本扬帆东渡,10月到达果阿。由于时值杨光先教难,传教士被逐,没能立即回国。于是,郑玛诺到孟买以南的一个港口传教。1668年,郑玛诺返回澳门,在大三巴神学院(其遗址即今之大三巴牌坊)温习中文,曾上书耶稣会亚洲区总会长,他认为“过去教会长期不让中国人担任神职,而只靠欧洲人前往传道,这对福音在中国传播很不利。”
1671年,他奉康熙上谕,随同闵明我、恩里格到北京传教。此时,郑玛诺身患肺病,又加之水土不服,使病情加剧。在与病魔抗挣了一年之后,年龄不到40岁的郑玛诺于1673年5月26日在北京安息主怀。
来源:“德先生”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