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与此同时,大家也要为处于“空缺期”的宗座祈祷。因为当一位教宗去世,梵蒂冈宗座立即进入“停摆”期,除宗座总司库外,各部会首长等立即自动“停职”,除日常事务外,其他重大事务均停止运作。
第三世纪末或第四世纪初在埃及已出现四十天的斋戒期,但此四十天斋期的主要目的起初似乎只是为了纪念主受洗后在旷野里的四十天斋戒。不过,很快此斋期就取得一种新形式,作为庆祝主死亡与复活奥迹的一种准备。
四旬期是逾越节(复活节)前的隆重准备期,每一位基督徒也应该为其自己的逾越节作准备,亦即为自己的复活———生活的革新作准备。
善度四旬期,将是我们更新生命的恩宠时期,调整希望的喜乐时期,爱德行动的机遇时期。我们一起默想,(1)对四旬期的误会,(2)我们的旷野,(3)喜乐的四旬期,(4)基督徒的行动。
四旬期是教会的新提法,以前大家都叫严斋期,四十多天的时间里,神长教友多祈祷,行善工,做补赎,整肃自己的灵魂肉身,以纯洁的心灵迎接复活的基督。
到第四世纪,东方教会首先将逾越节的准备期伸延到六周,称为“四旬期”,后被西方教会及罗马教会采用。
四旬期指逾越节前的40天准备期,在此时期内,基督徒特别祈祷、克苦、补赎、守斋,故旧称封斋期。40天的概念源自主基督在约旦河受洗后曾做过40天的斋戒。
四旬期其实并不拘泥于四十天之数,而是把四十天斋期与准备复活庆典相连。这期间,不单只效法并纪念耶稣旷野守斋祈祷,对抗诱惑,而也应该准备身心善度复活佳节,以纪念基督逾越死亡,光荣复活。
“四旬期”指逾越节(复活节)前的四十天准备期,在此时期内,基督徒特别祈祷、克苦、作补赎,尤其守斋,故此旧名称又叫“封斋期”。
今天,四旬期的要素,并不拘泥于四十天之数,而是把四十天斋期与准备复活庆典相连。这期间,不单只效法并纪念耶稣旷野守斋祈祷,对抗诱惑,而是应该准备身心善度复活佳节,以纪念基督逾越死亡,光荣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