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章分析研究了明末儒家天主教徒王徵科学著述中的人文思想。第一部分重点关注《奇器图说》《诸器图说》等机械学著作中所体现的关切人的现实劳作的思想。王徵通过选译和
六:儒者陆征祥 很难说陆对儒家思想有全面系统的了解,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陆对儒家的内在修养功夫用力是很深的。
生活中,你朴实无华,一袭长衫,一头整齐的短发,炯炯有神的眼睛放出光来,真乃一方儒者风范。午后的午休时分,躺椅上,阳光下,一卷发黄的古书握于手中,品书中墨香,访游于古书其中。
献自鸣钟绘圣母像,和善宫廷,焕游贤哲,明智如蛇;遵中华俗敬祖先礼,儒者俱来,士人争拜,信诚似鸽。公毕生所献,海沙天星,罄竹竭墨。《交友论》者,以文交心也。
所以,他当初效法方济各·沙勿略在日本的方式,以僧道人士与中国社会来往接触并不理想,于是去袈裟,开始蓄发留胡,改穿丝绸长袍,带方巾,一切习惯举止都以中国士大夫为典,俨然像一位儒者。
艾儒略称:大宗伯徐公玄扈,博学多才,欲参透生死大事,惜儒者未道其详。诸凡玄学、禅学,无不拜求名师,然于生死大事究无着落。
利玛窦一度怀疑,徐光启要翻译《几何原本》是否是明智之举,坐在他对面的这个身着官服、斯文白皙的中年人却极其平静地回答:“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约有一年的时光,利玛窦每天风雨无阻地踏入徐光启的府邸。
而杜维明则不同,除了具有儒者的担当外(杜维明是第三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还着眼于世界的各大文明的真正的和平相处,归根结底,还是具有为之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儒者的理想化的色彩。
在这个充满中国风的空间里,置于两排迎客沙发中央的一座仿古教师椅和一台圆形仿古茶几,更为此中国风点缀出一丝丝儒者生机,办公桌上并排著的那几本中华字典更增加了此风格的厚重感。
明天启七年(1627年)秋,天主教儒者杨廷筠捐献资金在观巷(今中山北路415号)建造杭州天主教第一座圣堂。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意大利耶稣会卫匡国神父在原址上重建新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