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为此需要一种精神上的物质,存在于内心深处并超越自身。
由于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为此需要一种精神上的物质,存在于内心深处并超越自身。
使徒的临别忠告 俗语说:“鸟之将死,其鸣亦哀;人之将亡,其言亦善。”一个人的临终之言,必是出自肺腑,值得我们格外留意。 基督的忠仆使徒保禄在写给弟茂德的第二封书信里,留下他的临终之言。
教宗方济各在接受《罗马观察报》和《梵蒂冈新闻网》的联袂访谈中,说明了他对灵性上的父亲身份的看法。这篇访谈以《父亲的心肠》宗座牧函为核心,显示了教宗对家庭和受苦人的关怀。
教宗表示,在重视与大自然关系的课题上,我们需要一段皈依的路程;我们都是唯一人类大家庭的成员,蒙召在一个共同的家园中生活,也一起经历了环境退化的现象。
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图像启示了天主子为了爱而死的至高行为,祂是人类生命和救恩的源泉。就像象征耶稣的麦粒一样,很少关注自己或个人利益,知道如何看到并满足邻人需求,特别是我们中间最弱小的兄弟姐妹。
教宗首先询问了在场每个修会初学生的人数,说明这是在询问这些修会的未来。教宗勉励他们为圣召祈祷,然后详述了奉献生活的纯朴和美好。
而且这笔寿命“存款”是上主根据各人的人生之轭的轻重、难易和所需的工作日的长短,决定给人存款数额的多与寡,一次性存放。无增无减也无奈!无论何种贿赂,都失灵失效!
密切陪伴教宗的私人秘书舒埃雷布(AlfredXuereb)蒙席接受梵蒂冈电台的独家采访,回顾去年3月13日教宗方济各当选后的一年。
教宗继续以福传的热情为主题展开要理讲授,这次依照先教宗圣保禄六世的《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劝谕的教导,特别论述了福传的首要途径:见证。教宗称这道劝谕是“在当代世界中福传的大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