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西方教会的传统中,人们除了称圣职人员为司祭、司铎外,也用世俗生活中的“父亲”一词来称呼那些为圣化人灵而服务的神职人员。
然而,最佳圣经灵阅是在弥撒礼仪中团体读经。故此在那里,我们看到旧约所给予的事件或教导如何在基督的福音中得到充分的表达。故此主祭讲道则必须将天主圣言落实在生活中。
有了一个个“活的圣堂”和“活的十字架”,就是我们的教堂没有十字架了,没有雕像了,谁又能阻挡福音的传扬,人灵的圣化和天国的来临呢?
在四旬期中,设身处地将我们的生活与迁徙者或异乡人的具体现实作比较,这是一个很好的灵修操练,可藉此发现祂对我们有何要求,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朝圣者。这为“旅客”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良心反省”。
四场向公众开放的论坛此外,本次会期的另一项新意是向所有人开放的神学-牧灵论坛。
但是,我们就在这个地方修道读书,有一半课程是神学班与哲学班合上,比如灵修及一些文化课。有些专业课是分开上。
也许许多教友,看到我的报道,会热心恭敬天主,这是朝圣灵修与朝圣牧灵。事实上,许多教友都会有积极的回应,他们甚至要求我拍摄视频发给他们。感谢天主,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福传工具,能够及时传递信息的手机。
灵修小结天主掌权应验许诺:兄弟们下埃及,应验若瑟的梦,显明天主旨意不移。兄弟初步和解:若瑟考验他们,促使兄弟反思罪过,是和解第一步。恩宠与慈悲伏笔:若瑟暗中施恩,预示天主在考验中的深爱与供应。
(《礼记•杂记下》)而能针砭时弊的灵唇慧舌,就能结出一言兴邦的唇舌佳果。如此相反的赤口白舌难免有丧邦之言的唇舌苦果。譬如说在分蛋糕的问题上,就可鉴别舌头的真谬与祸福。
千百年来,教会圣贤所著圣书浩如烟海,圣经、神学、教理、灵修、传记等门类丰富,蕴含着无尽的教会宝藏,然而我们多少人忽视它们的存在,不去拜读,不去汲取营养,对教义一问三不知,徒具教友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