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认为,爱德修女会的目标是“解除耶稣的无限干渴,他是为了爱心而被钉在十字架上”。这是一个普通的目标,但其中所体现的意义却非同寻常。该团体的每个小教堂都书写着“我口渴”。
经常会有人说哪里哪里的庙特别灵,大家互相奔走告。灵了才去信,现实、功利,不是信仰。为了更清楚的说明他对信仰的看法,他提到耶稣,还提到历史上重要的教父德尔图良对信仰的阐述。
从十字架上,能得救赎的恩典,能得超性的性命,能以战胜邪魔,能尝到天上的神味,能获得灵魂的神力,能得良心的快乐,能得德行的成全,能得完美的圣德;各样的恩德,全在十字架上,又全死于十字架上,除非走苦路,天天克制自己
这是一段我们众所周知的故事,但经过修士的讲述与分析,竞是如此跌宕起伏,人性与天主奇妙的安排对人一生影响的生命画卷尽展眼前,我们简直入迷了。
信仰,也就是对永生天主的信赖,并不排除人类的这一特性。相反,信仰鼓励这种探索的态度,以达到自身的圆满实现,导向那“眼所未见,耳所未闻,人心所未想到”(格前2:9)的超然境界。
天主的圣言陪伴着我们,如同圣保禄宗徒所说的,也带给我们一个非常鼓励人心的讯息:“望德不叫人蒙羞”(罗五5)。的确,它能在我们受试探的时候坚强我们。
我的天主!今天是2015年6月29日,圣伯多禄及圣保禄宗徒节。七年前的今天,在你恒久的呼唤中,在三个月的慕道后,我领洗成为一名基督徒,纵使我依然弱小卑微如一粒尘埃。
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明天是圣周四。当天下午我们将以主的晚餐弥撒展开纪念基督受难、死亡和复活的逾越节三日庆典。这是整个礼仪年的高峰,也是我们基督徒生活的高峰。
在我们获救的这一日,大家欢跃吧!让我们敞开心扉接纳这一日的恩宠,就是耶稣自己。耶稣是从人类视野前升起的光亮「日子」。祂是天主父向人类揭示祂那无限大爱的慈悲日子。祂是驱散恐惧与焦虑之黑暗的光明日子。
咱们的老教友没有福传意识,信仰是封闭的、祈祷是僵化的、祈求是自私的,像这样的信仰模式又怎么能够使教会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