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时评:易中天谈时下中国无信仰 那么到底信仰是什么?


2014-09-03 13:56:31 作者:王新毅 楚恒安 来源:基督时报

    易中天,品三国、讲中华史,因此全国闻名。日前,这位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著名学者、作家再度开讲,谈到当下中国、信仰与基督教文明。


2014年8月19日,易中天在上海市举行的中信书院大讲堂“汉与罗马:东西两帝国的历史演进”读书会上开讲。(图:豆瓣hanyingr主页)

    2014年8月19日,易中天在上海市举行的中信书院大讲堂“汉与罗马:东西两帝国的历史演进”读书会上,“身强力壮,东张西望,钱包鼓鼓,六神无主”十六字概况了中国当下的现象。

    虽然着眼于汉与罗马两个大王朝的文明,但易中天先从信仰着手。他说,时下中国需要信仰,需要明白信仰,需要懂得信仰到底是什么。而他又是如何理解信仰的呢?“正和岛”社交平台有文章报道说,他说:“信仰就是对超自己、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他还列出了信仰的三个条件:第一个是相信。第二个是坚定不移的相信。第三点这个相信的对象就是创造者。

    有豆瓣网友介绍说,当天易中天如此论到信仰: 信仰的对象,是唯一可以创造一切却不被、也无需创造者;多中心即无中心,多信仰即无信仰;什么都信,即等于什么都不信;信仰就像爱情,必须专一;因此有鬼神未必有宗教;有崇拜未必有信仰;对象一定超自然、超世俗,信仰本身也一定超功利、超现实;出于功利目的的任何念头和仪式都不能叫信仰,最多只能叫崇拜。

    接着,易中天从这个角度批判了中国的民间“信仰”,认为那不是信仰,最多只能称为民间崇拜。“为什么要配齐了那么多的神?因为每个神的‘功能’不同,如:关羽、妈祖、观音、文昌,各有各的‘用处’……中国人喜欢说心诚则灵,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不灵就不信。经常会有人说哪里哪里的庙特别灵,大家互相奔走告。灵了才去信,现实、功利,不是信仰。”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他对信仰的看法,他提到耶稣,还提到历史上重要的教父德尔图良对信仰的阐述。他说:“因为用这样一种超自然、超世俗的东西,它即不属于自然界,因此它不可以用科学实验来证明。没有办法,只有一条出路。信仰。因为你不能证明。这一点,罗马帝国基督教的领袖人物德尔图良说的非常好,他说上帝之子死了,虽然不合理,却是可信的。埋葬以后又复活了,虽然不可,却是无疑的。大家应该知道他所说的上帝之子是谁吧?耶稣。那么为什么德尔图良会说上帝之子死了,不合理呢?因为上帝之子是不死的。上帝怎么会看着自己的儿子死了不救呢?这不合理。但却是可信的。如果他是一个人,他死了以后怎么可以复活呢?这是不可能的。但却是无疑的。即不合理,却又可信;即不可能,却又无疑,这叫什么?这叫荒谬。接着德尔图良说了下面的话,正因为荒谬,所以我信仰。你没有办法,你不能证明,你不能推理,唯一的出路就是信仰。”

    谈完对信仰的认识,易中天开始谈到两汉两罗马的对比。他说,两汉两罗马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大国,有着平行和相似性,他认为这两个文明都没有信仰,“这两个文明的共同特点,是‘有鬼神无宗教,有崇拜无信仰‘”。他不同意很多人的看法,认为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恰恰相反,“基督教不是罗马文明的代表作,而是罗马文明的掘墓人”,基督教不代表罗马文明。

    而对于汉朝与罗马的兴衰,罗马虽然有共和体制,“罗马失败的原因在哪儿?没有核心价值。”因此,罗马灭亡。“取而代之是基督教文明,基督教文明有核心价值观,平等和博爱就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平等来自于原罪,博爱来自救赎。但这两个核心价值观,不是罗马文明的,是基督教文明的。”

    “汉代的国家制度是帝国制度,这个制度为什么长治久安?”易中天认为是东汉初年正式确实了核心价值观,“就是三纲五常。是一种天启道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然后这个道德,从两汉,一直延续到明清,成为中华文明在帝国时代的核心价值观。”

    但是易中天说到,三纲五常的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土壤是小农经济,这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根本不管用。“所以中国目前处于没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因此,中国的现状他用十六个字概括就是“身强力壮,东张西望,钱包鼓鼓,六神无主”。
    易中天最后指出,中国应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观。
    但到底符合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虽然通晓中西历史、把汉朝与罗马进行了对比的易中天最终也没有给出答案。
    纵观易中天的演讲,可贵的是起码他看到比起物质,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与民族,都有超越物质更重要的发展要素,就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核心价值观。诚如圣经中耶稣所说的:“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

    但人活着靠什么呢?易中天引入信仰一词,并且从他对信仰的言论中也可看到他对信仰曾经有过深入的思考,并且看到信仰是超越理性的、中国的很多所谓的“信”其实无非只是功利主义的崇拜而已。这说明了易中天作为学者的严谨与客观。

    可惜的是,对于信仰,他只能说到这一点,也只能说到时下中国需要信仰,需要核心价值观,无法给出答案。
因为人心的确是寻求上帝的。“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人心渴慕上帝,这是人的宗教本性。
但如何认识上帝,如何产生真正的信仰?唯有借助上帝的启示,上帝的启示并非只是三纲五常这个层次这么简单,这些无非是人在一定时代生活下的道德与伦理。信仰是超越伦理道德,并是伦理道德的根基。上帝的启示有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普遍启示就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比如自然的奥秘、人心的渴慕等等,但唯有特殊启示是上帝亲自把他告诉我们,上帝是藉着圣经和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来告诉我们到底信仰是什么。

    易中天提到更新罗马文明的基督教文明,正是因为有上帝,所以基督教文明拥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后来璀璨的西方文明,也正是因为基督教文明,所以才有了市场经济的基础。所以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观不在于我们重新再创造和安插一个,而是追根溯源,发现市场经济的根本原来与基督教文明息息相关。

本文标题:时评:易中天谈时下中国无信仰 那么到底信仰是什么?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