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是一个良好机会,去加强我们在礼仪中信仰的庆祝,特别在感恩祭中,因为它是「教会行动所趋向的顶峰,同时也是教会一切力量的泉源。[14]」同时,我们也希望使信徒们的生活见证,在可信度上成长。
在“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从每个字的神韵,感受到一个书者舍弃世间种种思虑后,飘然在山水间,以一颗自由的心灵领悟自然的奥秘及生命觉醒后的平静和喜悦。
于老师在患癌症之后,信德之家很关心她并为她祈祷,尤其是神父们每天在弥撒中为她献祭!于是她想趁这个机会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想把她在患病期间的感受和经历分享给大家。
恭读圣保禄宗徒致弟茂德后书 4:6-8,16-18亲爱的:我已被奠祭;我离世的时期,已经近了。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场赛跑,我已跑到终点;这信仰,我已保持了。
将来你们的子孙若问你们这礼有什么意思,你们应回答说:这是献于上主的逾越节祭:当上主击杀埃及人的时候,越过了在埃及的以色列子民的房屋,救了我们各家。于是百姓都屈膝朝拜。以色列子民就去奉行了。
北京客人上午11点多在霏霏细雨中抵达距京二百七十多公里的石家庄市,不等休息,随即就在修院圣堂举行了大礼弥撒,刘哲神父主祭,神学院及信德室十余位神父共祭。
妈妈,儿今天告诉您,就在您老人家去世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咱们村的教堂就盖好了,在您去世一周年的那天,我们请来教区主教和七位神父共祭,在咱村新盖好的教堂里为您老人家做了第一台弥撒,这些您早已知道了吧。
弥撒由李连贵主教主祭,68位神父共祭,参礼的教友和围观的教外人有四、五千人。
旧时也有这样的事例,就如旧时弥撒中神父戴的祭巾(一种四片瓦的黑帽子),就是适应中国以整冠表示礼貌(外国以脱帽为礼)。虽说这是本地化,但已不是现代化了。不能说一切旧的东西连糟粕都是该恢复的。
所有司铎和主教们共同分享基督的同一司祭职及服务职,11司铎是主教的协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