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中国教会百年沧桑的素描——纪念金鲁贤主教
2013-04-29

1932年,十六岁的他进入修院,六年后加入耶稣会,于1945年晋铎。两年后,他被派往国外进修神学,先后在法国、英国、瑞士、奥地利、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国求学。1950年获罗马额我略大学神学博士学位。

纪念类思金鲁贤主教
2013-04-29

在成长中备受艰辛,孤苦伶仃,但蒙众位恩人相助,先入耶稣会,后留学国外,又经受27年管制。他爱修士就如自己的孩子,总会尽力增加修士们的零花钱,找机会跟修士们聊天,消除修士们的孤独感和顾虑。

浙江:最大批天主教建筑获选全国重点文物
2013-06-19

入选最新一批全国文物单位的两座天主教高等学府,是北京的辅仁大学本部旧址,这座气势恢宏的中西合璧建筑建于一九三零年,与河南总修院同样出自荷兰籍本笃会葛斯尼(AdalbertGresnigt)神父的设计,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以及法国籍耶稣会士开办的天津工商学院主楼旧址

德国主教在梵蒂冈举行会议前夕呼吁让新教配偶领受圣体
2018-05-12

为回应此事,教廷信理部部长、耶稣会士拉达里亚.费雷尔总主教,和教廷促进基督信徒合一委员会主席科赫枢机,邀请一个小型的德国主教代表团到罗马商讨此事。会议于五月三日举行,法伊格主教是代表团成员之一。

《未来的大地》:教宗与佩特里尼关于整体生态学交谈
2020-09-12

教宗方济各提到,当年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主张将福音在中国“本地化”,教会当时没有理解他,实际上是关闭了向中国福传的门窗。

香港教区《公教报》专版介绍周守仁主教访问北京教区
2023-04-28

效法利玛窦的交谈精神「我作为耶稣会士、现任的香港教区主教,身处利玛窦神父等耶稣会兄长的墓园,对他们肃然起敬:前人在困难中为我们铺路,令后人自觉须更有承担。」

梵蒂冈博物馆:相传圣伯多禄和若望的衣衫修复完成
2024-05-29

“1903年4月份,良十三世教宗准许法国籍耶稣会士瑞巴吕(FlorianJubaru)打开小圣堂祭台下方的古老柏木箱来做有关圣女依搦斯的研究,她的头骨也是珍藏在此的圣髑之一。

甘洒热血救灾民——记正定惨案
2011-12-14

1773年耶稣会解散,其在中国的传教事业由罗马教廷于1783年委任遣使会管理。1785年,一批遣使会士至北京,开始管理耶稣会留下的传教事业。

亦师亦友——谈单国玺枢机主教
2012-08-23

枢机是耶稣会士,当他想起做一个牺牲便可「愈显主荣」,自然喜上眉稍。主既是他的挚爱,主的荣耀便是他的喜乐。确实,枢机用这句机智语,为教友的「信、望、爱」给予很好的注脚。

“第四届领导力培训”及参与神长们的感言
2015-11-23

在学习的同时,欧神父带领大家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先后参观了芝加哥主教座堂、圣文生堂区、爱尔兰人堂区、波兰人堂区、菲律宾人堂区和华人堂区,以及首都美国天主教大学、纽约(遣使会)圣若望大学、芝加哥(耶稣会)劳耀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