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救灾民——记正定惨案
2011-12-14 13:54:08 作者:李晓晨 来源:《信德报》2011年12月8日(总第468期)
正定惨案是1937年日军对河北天主教会制造的一起严重惨案。正定代牧区主教文致和(Francois Schraven, CM,荷籍)及其他7位外籍传教士和1位外籍平信徒共9人被日军屠杀,震惊中外。
文致和主教
正定代牧区作为河北省一个老教区,建立于1856年,它包括正定府、顺德府、赵州、定州,下辖正定、新乐、赵县等32县,主教府设在正定县城,由遣使会管理。遣使会是天主教的一个重要修会,于1625年创立于法国,会祖为圣文生(S.Vincent)神父,它以派遣会士到各地传教为己任,故名遣使会。自1699年始,遣使会士陆续至中国。1773年耶稣会解散,其在中国的传教事业由罗马教廷于1783年委任遣使会管理。1785年,一批遣使会士至北京,开始管理耶稣会留下的传教事业。1840年以后,随着耶稣会士重来和教务的发展,遣使会管理的一些教区让与耶稣会和其他一些修会接管。1949年前夕,河北省由遣使会管理的教区有北平、天津、永平、正定、顺德教区。
正定代牧区刚成立时,由孟振生主教(Joseph-Martial Mouly)代理宗座代牧,孟振生委任其助理主教董若翰(Jean-Baptiste Anouilh)署理。1858年,董若翰被罗马教廷正式任命为宗座代牧。1869年董主教去世,由戴济世(Taglibue)继任。其后,代牧区主教分别由都士良(Jean-Bap.Sarthou,任职时间1884-1890)、包儒略(Jules Brugui ,1891-1906)、顾其衡(Auguste Cogset1907-1917)、文贵宾(Jean De Vienne,1917-1919)担任。1920年,罗马教廷任命文致和为代牧区宗座代牧。1921年4月,文致和在正定由其表兄武致中(Guerts)祝圣为主教。
文致和于1873年10月生于荷兰,1896年入遣使会,1899年晋铎。后来到中国,先在柏乡贾庄传教,又到宁晋唐邱、平山等地传教。1904年回正定担任教区会计职务。1908年被派到上海总账房,不久移至天津。1915年又回到上海接替布维耶(Bouvier)神父的职务。1920年回正定,任教区主教。
正定代牧区在历任主教的领导下,教务发展迅速。为更好地管理教区,罗马教廷于1929年和1933年先后从正定代牧区划出赵县和顺德两个宗教监牧区,分别交由中国神职人员和遣使会波兰省管理。教区划分后,正定代牧区各方面教务仍有明显进展。至1935年,教区有外籍神父14人,国籍神父45人,教友48437人,望教者3458人,大教堂27座,小堂和祈祷所340座。然而,日本不久发动的侵华战争却打破了教区发展的进程,其制造的骇人听闻的正定惨案给教区及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37年7月,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很快占领平津,之后沿平汉路南下,于10月7日开始进攻正定县城。很多来不及逃走的难民避居到正定天主教堂内。“天主教堂的避难者在前一星期统计就打破了二万大关,随着炮声蜂拥而来的,又将突破了前者的数倍。……东院全部为男人,西院大都为妇女,(内为养病院、养老院和婴孩院,而以修女主理之)。” 防守正定县城的国民党军队由于人少势寡,在与日军激战两天后,于9日晨撤离正定县城。9日早晨8点,日军从北门进入城内,挨户检查,大肆屠杀,“事后调查,足有两千多人作了牺牲。” 不久,日军冲入天主教堂,抢掠一些东西。日本军官也到堂里参观,“当场许下善加保护。”但当日军听说堂内藏有良家妇女,于午后径向天主堂索要,被文致和主教严词拒绝 。
下午6点钟,有四五个武装日军上天主堂西院去敲大门,藉口搜查军火,实欲强拉妇女。时西院除三四十名修女、两三千名小女婴孩外,住有避难妇女两三千人。仁爱会修女亚纳玛利姆姆坚决不给开门,这几个日军只好他往。不久,一群更野蛮的日军来到天主堂大门口,又有数位日军前往若瑟会女修院。文致和主教闻之,立刻派夏露贤(Lueien Charny,会长,法籍,55岁)和贝德良(Eug be Bertrand,帐房,法人,32岁)两位神父出去与日军交涉,无奈二人刚至大门口,即被日军锁押于门房小屋内。时值晚7点后,正是传教士用晚餐的时候,文致和主教及20余位神父、修士齐集餐厅,正吃晚饭,日军忽然闯入,用枪口对准大家,先绑了艾德 (Geerts,荷兰籍,艺术家,62岁)辅理修士,又绑了主教文致和(荷籍,65岁),有位毕先生(Biscopitch)是捷克斯拉夫人,自北平来正定修管风琴,因战争未能回北平。见主教被绑,上前阻拦,也被绑缚。接着被绑的还有柴慎诚(Brodover Croatie,副会长,奥籍,65岁)司铎,卫之纲(Wouters,小修院教授,荷籍,28岁)司铎、霍尼玛(Emmanuel Robial,苦修会士,法籍,60岁)司铎、泊林芝(Frinz,顺德教区修士,波兰籍,28岁)修士。日军把主教、神父等押出门外,连同门房锁押的两位神父共9人押上汽车,扬长而去。
文致和主教誓死保护难民的做法不是偶然的,而是其个人道德品质的真实写照。自他任主教以来,正定地区多次历经战争。对于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文主教往往施以援手救助,教堂成了难民的避难所,传教区的住所也接受了很多难民 。七七事变发生时,文主教正在北京。出于主教自身安全考虑,有人劝其留在北京,静观事变。但文主教心系教区和难民,克服重重困难返回正定。及至日军南侵,形势愈加危急,北京外国领事馆致电文主教,要其率属暂避,以免受害。此消息传出后,在天主堂的难民人心惶惶,感觉前途渺茫。文主教听说此事后,当众宣言:“决不他往,决定率所属与其教民等共分患,虽赴汤蹈火,抛弃头颅,在所不惜。” 文主教与难民同生死、共进退的壮举安定了人心,鼓舞了难民活下去的勇气。在日军进攻正定城的过程中,炮弹横飞,文主教与难民避居一处酒窖,面对拥挤的难民,主教泰然处之,他以温和的笑容鼓励身边的每一个人,并不时查验他人是否安全。主教正是本着这种舍己为人、甘愿牺牲的精神,挺身而出保护难民,直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文致和主教等人被押走后,音讯全无,教堂多方派人打探,仍没有下落。12日,柏棠修院院长马鸣歧(Jean-B. Ramakers,荷籍)进城,听说主教等遇难之事,忧闷恐惧,不知所措。他请日军颁发一许可证,以便去定州会见定州本堂及总铎神父艾类斯(Louis Chanet)商量对策。但日军怕其恶行暴露,拒绝发放许可证。马鸣岐只好暗中派一个胆大教徒前去定州,向艾类斯报告此事。艾类斯于17日接到报告,非常震惊,急欲驾车赴北平报告,但日军不发放通行证。适有一阎姓教友任中华邮政视察职务,艾类斯利用他向北平满德贻主教传报此事,并派他亲自赴平。艾类斯自己则骑车南下,到正定调查此事。艾类斯胆大细心、沉着冷静,早就因善办军事外交而闻名。他于10月22日来到正定,即与日军交涉,仍得不到主教、神父们的消息。在北平,宗座驻华代表蔡宁(Mario Zanin)得知正定惨案后,不愿意正定代牧区没有领导,乃任命文贵宾暂时署理正定教务。北平代牧主教满德贻(Montaigne)则把此事件报告使馆,由使馆与日本交涉。日本在压力下,遂派遣日军司令官横山彦和日本司铎田口芳五郎来华,亲赴正定调查。
至11月10日,艾类斯等人已渐渐知道,就在文致和主教等人被掳之夜,即在离主教府300公尺的木塔上被全体烧死。并在木塔底下拾到神父、修士们遗留的帽子、鞋子、小刀和圣牌等物品。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日本当局只得承认杀害主教等人的事实。艾类斯代表教会向日方提出5项最低要求:一是惩治罪犯,并保证不再发生同样事件;二是向罗马道歉谢罪;三是向各本国政府领事道歉谢罪;四是赔偿教区内之各种损失;五是在大堂前立纪念牌,并由日本画押签字。由于此时尚处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初期,日本不想与西方国家破裂关系,在西方领事的压力下,日方接受了上述条件。
11月22日,正定天主教堂为遇难的主教、神父举行追悼弥撒大礼,主祭者为文贵宾,辅祭者为日本司铎田口芳五郎,参加典礼者有正定日军全体军官及石家庄日本军官30余人,并有正定各机关要人、本城士绅,大佛寺的老方丈也在其中。日军同意并允许在主教座堂旁边立一纪念碑。数日后,碑已建立,是一块大理石碑,放在基础上,有二石柱支着,上有石盖,高2公尺,宽1公尺,碑上刻着“为纪念1937年10月9日的牺牲者”,下面是9位被害者的姓名,但日军承认犯罪、表示忏悔的话在碑上只字未提 。
正定惨案中,遇难主教、神父等共9位外籍人士,这9人分别隶属于法、荷、奥、波、捷克5个欧洲国家。日军为什么只屠杀外籍传教士?难道他们不怕开罪于这些西方国家吗?对于这个问题,负责调查正定事件的日本军方代表横山彦的解释是:当时负责进攻正定县城的是日军将领香月的部队,香月秉承父职,手下一批士兵在日本时是江洋大盗,被国家逮捕,日本侵华后,这批人被从狱中放出加入行伍,戴罪立功。同时日军中也有一批朝鲜浪人,中国话极为流利。这些土匪原已野蛮成性,今移置前线,更野蛮数倍,香月也管辖不了,故有正定惨案的发生。樊神父在《遣使会在华传教史》一书中则认为,正定惨案直接罪魁不是日本人,而是日军所用的满洲人或朝鲜人。上述说法,实则都是为日本推脱责任。不论制造正定惨案的日军士兵究竟为何人,都属于日本军部领导,日本军部既使没有直接下达屠杀主教、神父的命令,但也以战争为幌子,公然默许士兵杀戮平民百姓。且不说南京大屠杀,只在正定县城被攻破后即杀害2000多平民。如果说进攻正定的日军士兵是江洋大盗,那侵略中国的整个日军更是江洋大盗。
正定惨案中日军之所以抓走的全是外籍人士,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日军士兵知道天主堂是外籍神父说了算,他们提出寻找良家妇女的要求遭到拒绝,怀恨在心,就以抓走外籍教士相威胁,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当主教、神父被押走时,日军士兵曾勒令用300名青年妇女来赎,不然,便没有命。文致和大声应道:我是主教,就是死也决不能答应你们。日军恼羞成怒,便对主教、神父下了毒手。
正定惨案发生在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初期,一下子涉及五个欧洲国家,引起日本军方重视,为了平息国际愤怒,他们不得不派代表前来调查,口头道歉等。此后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军再不敢像正定惨案时大批屠杀在华外籍人士。一些外籍人士则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背景建立起难民区,庇护和救助了大批中国难民。传教士们也没有被日军的屠杀所吓倒,他们继续发扬文主教等人仁慈、博爱与不怕牺牲的精神,仍将各地天主堂辟为庇护所,广纳难民,保护了很多人的生命。
正定惨案昭示了文主教等人爱人助人、勇于献身的精神,他们永远活在广大教徒和中国人民的心中!
作者简介:李晓晨,历史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文节选自作者博士学位论文《近代直隶(河北)乡村天主教会研究(1840--1949)》。
参考资料:天津《益世报》、《遣使会在华传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