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无法忘怀的记忆——悼刘秀崇老人
2018-01-05

下面这些心声,从侧面可以窥到刘秀崇老人敬主爱人的一生。刘秀崇老人参加朝圣活动(前排中背红色书包者)李志毅神父:我是河北修院第一届修生,与刘秀崇老人相识已经三十多年了。

虔诚敬主的徐阁老
2006-07-19

年岁既已七十,按大明会典,他可以退居养老。皇上批示则称赞他:“清淡端慎,精力正优,词林尤以资模范,不止休历一事。着安心供职。”徐光启身为阁老,位居尚书,在神父前,自称后辈。

从天命 尽人事 天人合一好福传
2008-10-15

我们再纵观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更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倡导天人合一,追求天、地、人三者都能高度和谐的社会。那种"战天、斗地、人整人"的时代,中国人民是再也不愿意看到了。

一位香港修女及其修会与一个地方修会的美丽故事(下)
2018-01-15

她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虔诚热心的榜样是赵庄修女们的共同记忆。

教宗发表《热爱圣经》宗座牧函,纪念圣热罗尼莫逝世1600周年
2020-10-02

这份珍贵的工作成果至今仍然能在他的作品里欣赏到,那是「对照与合作的成果,涵盖了手稿的誊抄校对,以及省思和讨论」。

廿四顷地天主教堂的钟声
2014-06-11

主教眼睁睁地看着好几个人爬上楼,切断绳子,卸下大钟,当钟触到地面时,发出巨大的声响,震得地面都颤抖起来。

找,必找到(十六)
2007-11-20

血肉之躯无法决定自己被认出的能力,相反,精神之体是纯粹精气的凝聚,有能力和别人建立一种个人的关系。但是虽然复活的基督主动迈出了第一步,然而门徒们仍然需要为天主的超凡脱俗所触动。

"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问题与回应 之三
2011-12-27

我们需要做这样的调查研究,比如教会的殡葬礼等,我们也需要从中调查哪些是属于自发的迷信,迷信的成分有多重,是否要归于理性;哪些是正常礼仪被人们所认同的发展演变,结合文化现状赋予了新的表达方式意义。

圣召建设浅谈
2004-05-09

在我们的圣召反省和具体的牧灵经验中,使我们感受到家属对于圣召的稳定和发展有很重大的影响,这在圣奥斯定、圣方济·亚西西、圣鲍思高、圣女德肋撒等诸圣的身上,可以得到印证。

斐洛尼枢机强调澳门新公学的诞生得益于使徒的创造性、渴望做走出去的教会
2019-08-03

但是,充分意识到这一复杂性,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推卸责任,而是要让福音变得活生生的、临在于生活中。福音是为所有人的:基督这样将福音交给了我们、我们今天就这样去传播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