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国教会内,由在台湾服务多年的瑞士籍神父吴若石总结推广的吴若石足疗法则成了许多人纷纷学习实践的疗法。这不但服务了人们健康方面的需要,而且见证并传播了基督福音,可谓一举两得。
在我去过的犹太教会堂和新教的教堂内,信徒们是为参加礼仪而去。在这里却是一个人进入空荡荡的教堂,好像是来进行密切的交谈。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件事。这位心中对天主不感兴趣的犹太女子萌生起信仰念头。
就拿儒家文化来说,显然不是一个人创设的,而是我们无数先贤对人生对社会洞察体悟的智慧结晶,有了几千年演化的历史,已经内化为国人的行为中了,成了中华民族的信仰。但曾被无情地弃为敝屣。
因此,耶稣要求我们在团体和教会内也活出和好的精神。这真好!教会,至圣的同时也需要悔改,她在我们一生的皈依旅程中陪伴我们。教会不是钥匙权柄的主人,而是仁爱牧职的仆人,始终愉悦地提供这一神圣恩典。
本来,按犹太人的风俗习惯,犹太人避免与外邦人近距离接触,也不会在同一屋檐内交往。这位妇女不知如何闯进了耶稣所在的人家屋内,她的临在使气氛紧张不自然,玛窦还报道门徒们请耶稣打发她走(玛15:23)。
当年夏天进德公益张士江神父来上海出差的机会,首先冒酷暑赶到医院看望了杨老师,给他带去了主内的关心祝福,同时带去了进德之友的爱心。
但在实际上,领洗之后很难不再犯罪,所以圣若望说:如果我们说我们没有罪过,就是欺骗自己,真理也不在我们内。(若一1:8)可见我们第一次得救赎后是有可能再犯罪,因此有可能不仅死一次,这是不同点。
比如在申命纪的法律中指示商人在进行交易时应该公正,袋里不可有两样法码;家内也不可有两样升斗。换句话说,他们该用准确公正的法码升斗来称量。
这两句话来自希伯来人书12:1-2,主教说,希伯来书的作者列举了旧约时代的许多证人,我们则要列举新约时代的证人,尤其是中国天主教内的证人。
但他们还是落落大方的接待四方来客,尤其是教内的神父、修女、教友。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常为小区里的外地民工义务的烧送开水,使得外地民工,都愿与他们交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