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是借多默的话作教材,提醒大家信仰是心的感动,不是事实的求证;也以此来教导门徒传播福音时要注意如何去启发人的内心,感受到基督的爱。相传耶稣升天以后,宗徒们抽签分配传教的地区,多默去了印度。
无论是以前跟父母在一起生活的那个家,还是现在跟爱人和孩子生活的新家,家都是充满温暖和爱的地方!究竟什么是家?依我看来,家,是夫妻共同经营、打造、密密麻麻编织着梦和酸甜苦辣咸的一个窝。
感恩弥撒是主耶稣最后晚餐的再现,是天主与人共融的神圣时刻,主祭神父的情感是吸引信友心神归向天主的重要时刻,被圣神充满的张神父在主祭时对天主的爱的释放,深深地感动着大家,他在恭读福音时数次哽咽,在讲道时,
当我和司机点名时,发现超员了,最后又增加了一辆车.看到车厢里坐着满满的人群,甚至还有七十多岁的老教友,大家放弃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一大早,顶着蒙蒙细雨赶到教堂集合.我真的好感动,是天主的爱让我们相聚在一起
我们从主基督领受了爱的洗礼,分享了荣福圣三的生命,又接受了圣爱之神的滋润,并享有基督君王、司祭、先知之职,理当把传播天国喜讯——福音,做为义不容辞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教会需要不断地拓展,以显扬主的光荣。
教宗答道:在创造世界前,天主从事有关爱的事务,因为天主是爱。天主的爱如此伟大和强烈,甚至能创造世界。天主把一切赐予了人类:天主把自身的一切爱、祂所拥有的一切美、祂所具有的一切真,都交给了家庭。
慈悲乃是爱的外延,爱的具体化,本意即是慈善、同情与悲悯,而其根源总不外乎爱。古贤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中的恻隐也即慈悲之意,但若离开爱,所有的慈悲、同情、怜悯、恻隐便很难生发、立足、展现。
这是对司铎行圣事时的“事效性”(Exopereoperato)认知的一个必要补充,因为司铎在行圣事时,不该只问是否“有效”,更该问,一个圣事执行人该有何种谦恭谨慎的态度和多深多厚的信望爱三德。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是困苦吗?是迫害吗?是饥饿吗?是赤贫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
(本文以问答形式,由主持人及各位网友提问,“爱的心”神父作答,来探讨“炼灵月——慎终追远”这个主题。)1、什么是炼狱?圣经里有没有关于炼狱存在的记载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