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著有《七圣事礼典》这是关于七件圣事的施行,为亡者作“安所”的经文及各种驱魔、降福的仪式与经文一册。封面为拉丁文标题“罗马天主教举行圣事礼节手册”。
在那以后的不长日子里发生的一件奇事让亡者的家人和亲属又惊又喜——已故的大姐曾经回来过。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大姐过世后将她居住的那套单元楼清扫整理之后,通过房屋中介租了出去。
这些当然都是皇帝天子、王公贵人、士大夫、商贾大户和有财力的家庭炫耀门庭追念先祖要做的。那些衣不蔽体、无以果腹、死而草席裹尸的草民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祭祀祖先的礼仪了,更不用说被后人追念了。
给饥饿的人吃,收留无家可归的人住,给没有衣着的人穿,探望病人和坐牢的人,殓葬亡者都是行哀矜。对贫穷人行哀矜是兄弟间友爱的主要证据之一,也是天主所喜欢的一种实践爱主的行为。
神父立即请来几位司铎和他一起在修石渡村举行圣体大游行,在每个十字路口做圣体降福,又到亡者坟上举行隆重的安所礼。此后,事故再未发生,教友们也从血的教训和活的见证中受到教育。
我要为亡者做弥撒,但我必须要去长垣大堂举行,因为那里是教友们的中心。
她热心,看不惯不公义的事,常打抱不平,如为受虐的孩童与他的家长理论、替穷人找医疗、替没銭下葬的亡者找政府协助、以及为帮助学校、教堂而捐地等。
从这一层面上讲,圣人不仅指在经书中或在口头上被传颂的亡者,也指我们身边的每人身上所闪耀的圣的光辉。我们对圣人的瞻仰是为帮助我们在信德方面日进于德,日臻完善。
基督为我们经历过的地方可以给我们肯定,因着祂和圣洗的恩典,“生命没有被夺去,而是改变了”,永远如此,在《罗马弥撒经书》亡者弥撒感恩经一式。
我们祈祷亡者安息,家庭平安,重拾希望。其实,只要我们留心每天的新闻,各种各样的“灾难”常常在我们身边,在世界各地不断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