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清末,基督教在中国新一轮的传播中,祭祖仍然是困扰民教双方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已有研究中,学者们不约而同地将祭祖纠纷的肇因归结为中西文化冲突。
这是保禄宗徒身份定位后生活的表现,也是我们提倡的“生活福音化,福音生活化”的真正模式,使我们能在生活中表现出基督的临在,在我们的言行中彰显基督的音容笑貌。
基督既从死者中复活,就不再死;死亡不再统治他了(罗6:9)。
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只有不断从信仰中汲取力量,才能保持相爱不变。父母只有经过信仰和神恩的滋养,才能更好地以身心养育整个家庭和儿女。儿女由此从父母的身上感受到这种力量和在生命中的意义。
圣保禄在致格林多人后书中这样说到:为此,我为基督的缘故,喜欢在软弱中,在凌辱中,在迫害中,在困苦中,因为我几时软弱,正是有能力的时候。
这些问题在后来的两千多年中一直有争论。我前天匆忙去邮局,路上见到一位快乐的妇女。她一手推着一辆双座婴儿车,一手领着一个三四岁的幼儿。
天主的恩宠,充满慈祥和疼爱,不再隐藏不露,而是“出现了”,彰显在血肉中,显出他的容貌。在哪里呢?在白冷。什么时候呢?在西泽·奥古斯都皇帝治下,举行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圣史路加曾提到这件事。
本笃十六世在安曼举行的弥撒中强调了妇女们的“先知神恩”。参与弥撒的还有来自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信友团体。40名伊拉克难民儿童中:有几名儿童是初次领圣体,而且是从从教宗那里领受的。
在基督徒的婚姻生活中,夫妻借着忠贞不渝、白手偕老的爱情,见证了基督对教会的永恒之爱和教会对基督的忠贞之爱,由此显示出基督徒婚姻的神圣性。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有着很大的差距。
2019年5月3—23日,由修会联谊会、合一灵修团队、活泉中心三方合作的培育者培育二届一期在活泉中心如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25个团体的38名学员,在10位导师的全程陪伴中,度过了20天美好的“初学生活”